“中国在人造肉领域绝对是泰山北斗,一包五毛钱:香菇胖牛肉,唐僧肉,辣鸡……”有网友看了关于人造肉的报道后评论道。
的确,素食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周秦时期,素食主义就已成型,人们开始以五谷蔬菜为主食,在祭祀或重大仪式中实行“禁食”。近代以来,中国的素食一直以庙会餐和休闲小吃的形式存在。
2019年是中国植物蛋白肉的第一年。
“素肉的市场会越来越大,因为现在有很多资本加入素肉的推广过程。多关注之后,这块蛋糕会变大,市场真的会流动。”
苏莲食品的创始人张新亮告诉35名记者,他们已经等待这个机会十年了。
一把剑需要十年才能产生
据统计,世界上人类消耗的热量有30%来自肉制品,包括牛肉、鸡肉和猪肉。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每年消费大约95磅肉,比1961年增加了44磅。
为了不断满足人们对肉类的需求,肉类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复杂的全球性业务,包括加工、储存、运输、物流、屠宰等各种复杂的过程。
如今,许多人造肉初创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以非动物原料制成的牛肉汉堡、豌豆、虾等人造肉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传统肉类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除了独特的人造肉制品,这些初创企业还可能颠覆肉类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未来肉类的价值链将大大简化,传统的养殖场、饲料养殖场、屠宰场将被“人造肉”实验室取代。
作为人造肉的第一只股票,Beyond肉类上市首日股价飙升163%,市值接近50亿美元;5月初,类似的人造肉公司“不可能的食品”也获得了3亿美元的投资,包括李嘉诚旗下的维多利亚港投资公司和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Temasek),投资后估值超过20亿美元。
与国外相比,他们在国内大多处于观望状态,但仍然无法抵挡投资者的热情。就像之前的丰乐种业、双塔食品、金健米业、哈高客、大北农等人造肉概念股暴涨一样,相关上市公司终于不得不出来澄清与人造肉无关。
面对萌芽中的国内市场,苏莲一直在努力。
十几年来,苏莲通过大豆组织蛋白的研发和升级,不断完善其深加工和保鲜技术,建立了国内罕见的从大豆组织蛋白原料生产到产品深加工的产业链,形成了植物蛋白休闲食品、餐饮材料、家庭餐、工业半成品、超市、寺庙、宗教等六大系列100多个SKU,常见产品有素火腿、素牛肉、素培根、素肉丸等。
植物蛋白肉的原料是用从东北黑土非转基因大豆中提取的大豆蛋白加工而成。
“我一直从事保健食品行业,觉得保健食品是朝阳产业。所以在制作植物蛋白的时候,我选择了大豆蛋白,因为大豆蛋白含有八种我们人体无法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我们选择的大豆蛋白原料是蛋白质含量在95%以上的大豆分离蛋白。几乎没有蟑螂等抗营养因子,与普通豆制品有严格的区别。是豆制品的升级版。”张新亮解释道。
从经济角度来看,大豆蛋白可以替代30%左右的生肉,而不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同时,大豆蛋白对水和脂肪的高保留能力有利于高脂肪食品的品质改善。
为了解决技术研发问题,苏莲与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东北农业大学达成合作协议
在企业合作方面,苏莲选择与日本味之素合作,应用无动物产品的味道;并与瑞士的Chiwharton合作调试应用纯植物蛋白的风味。
同时,苏联建立了自己的R&D体系和R&D体系,利用供应商和高校的R&D能力,整合R&D资源,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的保鲜技术。
即将进入全球人造肉市场
早在人造肉火起来之前,苏莲的销售渠道大部分是宗教渠道,是对C的生意;对于给B的业务,苏莲一直在做产品研发和渠道应用,比如酱料中用素牛肉代替牛肉的应用,饺子、包子、中式汉堡等馅料中添加植物蛋白的应用,连锁快餐店植物蛋白产品的原料供应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苏莲根据中国传统素食文化,开发出素食狮子头、四喜丸子、传统素食火锅、火锅汤包,让素食产品更贴近大众餐桌。
除了国内的餐饮渠道,苏莲还利用专利技术产品的成熟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等地开辟了国外市场,进入连锁餐厅和部分超市,改变了国外市场消费者对中国传统素食的认知。
鉴于国内市场跨地区大,冷链物流不能满足要求,影响食品质量安全,苏莲结合生产工艺和技术解决产品常温保鲜问题,并将这种结合应用于其系列产品中。
谈到苏联在国外的竞争优势,张新亮表示,苏联在技术研发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我们是国内最早的素食企业之一,技术的沉淀在国外很多企业是找不到的。从2014年到2016年,我们申请了8项发明专利。由于植物蛋白肉原料都是自己生产加工的,原料的工艺都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的,所以在成本和质量上,我们比国外市场价格低很多。”现在苏莲拉丝蛋白的原料已经得到美国、菲律宾、泰国、以色列客户的确认,专门用于制作素肉汉堡、素鸡块等素食产品。
截至目前,苏联已通过ISO22000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和全球食品安全标准BRC认证;宁波鄞州苏莲食品大豆组织蛋白工程(技术)中心成立,2015年获得科技部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资助;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近期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素食主义不再局限于宗教观念,还承载着健康环保的饮食理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日益提高。对很多人来说,“吃肉”已经不是奢侈品,日常饮食中肉类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过度吃肉带来的健康风险也层出不穷,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关注素食消费无疑体现了现代人对均衡营养和健康饮食的关注和追求,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素食餐厅。无论是老牌肉类企业,还是人造肉的初创企业,还是专注于食品方向的投资机构,都在努力快速把握下一个肉类行业的市场出路,成为第一个进入国内肉类新轨道的人。
对于苏莲这样沉淀了10年的老牌企业来说,他们知道如何更好地对人造肉行业进行本地化和标准化。张新亮描述了苏莲的竞争优势。“我们不仅仅是在推广素食消费的健康理念,我还想传承中国悠久的素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