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食品大国,悠久的饮食文化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
然而,在当今高度发达的餐饮业,食物浪费问题日益突出。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预计将超过4.6万亿元,餐饮从业人员和消费者都应该有所体现。
今天是世界粮食日,据Zhongxin.com报道,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率为11.7%。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吨的食物被扔出餐桌。
随着世界粮食日的临近,我们不禁要问:“舌尖上的浪费”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三个浪费地区中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被命名为:
1.餐馆里的浪费更加普遍和严重:
“一般的餐桌餐是最浪费的,每桌剩下的食物总量几乎是三分之一。”北京一家连锁餐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餐桌上的饭菜之所以浪费,是因为吃饭的人多,很多客人难以准确判断,基本选择“多点菜”。即使最后剩下了大量的食物,很多客人也不会选择打包带走,这些菜只能直接扔进厨余。
2.自助餐馆
除了传统的餐桌餐浪费严重外,很多自助餐厅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虽然现在很多餐厅在餐桌上放上类似“珍惜食物”的字眼来提醒食客,但这样的措施仍然无法避免食客“大眼睛小肚子”。
而且大部分餐厅服务员都不会过多干涉客人的浪费行为。
3.各种食堂
整碗饭都甩了,只吃了几口菜就扔到一边了.在中国,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各种规模的食堂和餐馆上演。
“粗略估计,每天至少有四分之一的食物被员工倒掉。主食和烹饪浪费严重,有的几乎完好无损。”北京某员工食堂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他工作的食堂,食物浪费非常普遍。
在一个小型的中型食堂,一天收集的剩菜重量可以达到几十公斤,一年白白扔掉几吨食物。
餐饮业的人均食物浪费是每人每餐93克
作为世界上“最佳饮食者”之一,中国餐饮业发展迅速,对拉动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42716亿元,比上年增长9.5%。
业内人士曾预测,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将超过4.6万亿元。
然而,在巨大工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浪费的食物数量惊人。
2018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布《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
自2012年以来,课题组在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的366家餐厅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
2015年的数据显示,餐桌上浪费的食物数量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最新数据不详,但可能更多.
调查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为每人每餐93g,浪费率为11.7%。此外,大型集会浪费38%,三分之一的学生饭盒被扔掉。
从场所和人群来看,大型餐厅、游客、中小学生、公务聚餐是餐饮垃圾的“重灾区”。
报告称,据初步估计,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业的餐桌食品浪费量在1700万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每年3000万至5000万人的食品消费量。
《光盘行动》在仁中任重道远,食客首当其冲!
如何遏制严重的食物浪费?
2013年,全国推出“光盘行动”,旨在减少“舌尖上的浪费”。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提出杜绝公务活动中的用餐浪费,提倡单位食堂节俭用餐。
2017年10月,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四川省党政机关食堂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暂行办法》。这是我省首次对党和国家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估
今年世界粮食日前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白皮书不仅列举了中国粮食安全取得的成就,还提到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爱吃省吃的意识,遏制不合理的消费需求,减少“餐桌上的浪费”。
当然,一系列政策出台后,如何执行就成了关键,餐饮人更是首当其冲。
第一,餐饮企业要有意识地将节俭带入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节约全过程,减少厨余浪费;餐饮服务员应遵守职业道德,提醒消费者正确点菜。
第二,养成节约的习惯。向消费者宣传存荣废耻的消费理念,摒弃好面子、排场的陋习,减少宴请和自助餐的浪费。
第三,科学文明就餐。合理调整菜品数量和重量,推广分餐制,积极提供小盘和半盘,引导消费者主动打包,倡导“光盘行动”。
第四,树立行业新风尚。餐饮从业人员应鼓励消费者倡导“爱惜食物、打包剩余、杜绝浪费”的消费理念。
在业内很多专家看来,要减少食物浪费,除了培养人们节约食物、科学饮食的观念外,如何根据个人身体需求提供准确、定制的营养配餐,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大家来说,“光盘”不仅仅是口号,任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