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成都推进‘三城三首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成都将加快建设国际美食之都,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际美食交流中心、全国美食文化交流与创新中心、川菜标准制定与发布中心、特色美食人才培训与出口中心。成都餐饮零售将突破1100亿元。
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朱荣在发布会上表示,《成都建设国际美食之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科学规划美食空间布局、积极引进国际美食企业、加快国际美食载体建设、大力发展国际美食产业、精心举办国际美食节、不断弘扬成都美食文化等六项主要推广措施。
在餐饮空间布局的科学规划方面,依托城市有机更新,结合“钟繇”战略实施和天府金城建设,打造3-5个能代表成都形象和发展水平、符合国际要求的特色餐饮集群;依托新城区建设,在新城区打造2-3个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国际新区核心美食圈;依托龙门山、龙泉山旅游带、天府绿道游憩带等城市生态,开发了一批主题鲜明、文化丰富、特色独特的美食消费场景。
成都将在积极吸引国际食品企业的同时,加大对“餐饮”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培育本土美食品牌,支持大型餐饮企业集团的成立,支持川菜品牌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餐饮市场。加大招商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将成都打造成为国际餐饮品牌聚集的高地。
在加快国际美食载体建设方面,成都将规划打造国际美食城,打造汇聚国内外美食品牌的多元化消费场景;加快特色美食街区建设,按照“一街一品一街一主题”的要求,形成一批文化特色各异、业态多样的特色美食街区;大力发展特色餐饮,打造“商场建筑美食圈”和“社区餐饮服务圈”;优化升级特色食品店,打造具有特色川菜的文化主题餐厅和小餐饮示范店,规划凤凰山国际美食城、四川国际小镇、夜游锦江美食街、宽窄巷子美食街、金丽美食街等一批特色美食文化综合载体。
在大力发展国际食品产业方面,成都将加强与上游产业的联系,积极推进川菜产业与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紧密融合,打造餐饮原辅材料品牌体系;加强与下游产业的融合,积极推进餐饮业与相关产业的紧密融合,深度延伸四川食品产业链;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引导和支持建立产业链中提供一站式协同服务的企业,壮大食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业、川菜调味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快餐和调味品,努力打造餐饮业生态圈。
在精心举办国际美食节方面,成都将深入规划美食节品牌,重点规划实施亚洲美食节、成都国际美食大会、成都火锅月等活动,打造国内外美食文化互动平台;继续开展海外饮食文化推广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