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半年的谈判和六次修改,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市餐饮协会于9月1日组织部分餐饮企业在本行业举行了“工资谈判专项集体合同”和“保障女职工权益专项集体合同”的签约仪式。承包企业应将两份专项合同报企业注册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这是北京总经理探索的工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工作方法首次在餐饮业实施。此外,协调劳动关系的三方机制在推进谈判工作中发挥了充分作用,被相关专家认为具有“突破性”和“示范性”意义。
此次共有麦当劳、梅州东坡、平价广场、湘鄂青等北京餐饮连锁品牌企业12个特色美食区22家餐饮连锁企业、569家企业,共涉及员工21701人。
“我们在工作中深切感受到,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是深化行业工会工作、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牛鼻子’。”北京服务工会主席王黎明表示,服务工会和餐饮协会通过多次走访企业和员工,掌握了双方的真实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合同。经过半年的调查和谈判,在对合同文本进行六次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了特别协议的最终文本。
据报道,这两个特殊集体合同的条款有许多“亮点”。比如合同中已经逐一约定了厨师、领班、服务员、洗碗工等18个一线岗位的低工资标准;同意全市餐饮业从业人员低工资每月不低于2000元,比全市低工资标准高出28.2%;同意企业建立“妈咪屋”,为哺乳女员工提供方便、温暖、私密的空间。
同时,专项集体合同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科学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比如约定企业职工工资水平随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减而波动,利润相等、福利相等、福利减少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额分别约定;同意企业对工作具有创新性并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员工给予一次性奖励或晋升,建议企业对取得相应职业证书的员工给予1000元至2000元的现金奖励。
作为企业代表出席签约仪式的北京平价广场烤鸭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玉贤表示:“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协商平台,稳定了劳动力,明确了行业工资标准。避免无序竞争。”
“这是一场真正的行业谈判。它不仅确立了行业内工资集体协商的整体标准,也给了员工和企业“二次协商”的机会,进一步保护了双方的权益。”北京市丰台区方庄区总工会主席赵长河评论说。(本报明天将发布《协商新机制谈薪新突破——北京市餐饮行业部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纪实》简讯)
相关链接:集中谈判:即由总工会和行业协会进行集中谈判,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工资集体协议草案。
二确认:在上级工会的指导下,企业工会与企业法定代表人就工资集体协议草案的内容进行协调沟通,完全一致的,起草工资集体协议的企业批准函,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超出标准和范围的,按照工资集体协商、征求意见、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程序处理。组织企业的第二次谈判
摩尔说,悉尼唐人街是悉尼的主要旅游景点,近一半的海外游客将参观唐人街,体验当地餐馆、酒吧和商店的魅力。“亚洲就在眼前”美食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接触当地文化、品尝东方美食和欣赏国际厨师精彩烹饪技巧的好机会。
摩尔表示,本次美食节恰逢悉尼市政府发布2014版《华埠禧市食客指南》。这本指南涵盖了各种餐馆、酒吧、面包店、茶馆和其他餐饮热点。该版双语指南发行量超过5万份,可在悉尼各大酒店、咖啡厅、商店和高等院校收藏。在本指南的帮助下,市民和游客可以在悉尼唐人街享受不同的习俗。
据悉,从10月份开始,每周五晚上,悉尼唐人街的小西街都会举办一场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夜市,食客们可以在众多大排档中选择中国粤菜、越南米粉等各种东方美食。
据泰国食品协会分析,2005年至2010年,中国餐饮服务业年均增长率为9.2%,预计到2015年将保持年均8.2%的增速。
9月19日,泰国驻昆明总领事馆举办的泰国文化节将在昆明市联合路339号(澳帝广场1号)举行,再次向昆明市民展示正宗的泰国风味。泰国领事馆将邀请三位泰国名厨现场烹饪,市民也将有机会互动,学会亲手烹饪泰国菜。
泰国食品协会表示,中国餐饮业显示出良好的增长前景。有能力消费在中国开设的泰国菜的消费者,主要是2.5亿人口的中等收入群体。与此同时,中国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倾向于消费成品食品和快餐。建议泰国经营者为中国消费者解决中国市场存在的问题,即中国消费者还不能从泰国餐饮的主要特点来判断是否是地道的泰国菜,应抓紧推广泰国菜的招牌风味,尤其是泰国菜的突出风味。
泰国菜如火如荼
泰拳、泰国舞和泰国菜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尤其是泰国菜,深受许多人的喜爱。泰国餐馆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很容易找到。泰国官员也一直致力于向中国人民推广泰国菜。
2014泰国美食节日前在上海开幕。该活动由泰国国家旅游局、泰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主办。曼谷半岛酒店泰国餐厅的厨师被特别邀请为上海的泰国粉丝提供美味的“泰国菜”。美食节将于9月30日结束,期间将有泰国歌舞表演,中国人民可以享受美食,感受泰国文化的魅力。
在昆明,几乎随时都能闻到泰国菜的味道。除了随处可见的泰国餐馆,泰国菜节也时有举办,让昆明人足不出户就能品尝到纯正的泰国风味。
上个月,“泰国美食节”在昆明开幕,吸引了许多市民现场品尝泰国厨师制作的冬阴功汤和泰国春卷。泰国水果和价格优惠的香米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看和扫货。在厨师现场教泰国菜之前,他被大家簇拥着。
本月19日,泰国驻昆明总领事馆举办的泰国文化节将在昆明市联合路339号(澳帝广场1号)开幕,再次向昆明市民展示正宗的泰国风味。泰国领事馆还将邀请三位泰国名厨现场烹饪,市民也将有机会互动,学会自己烹饪泰国菜。
食品消费增长强劲
根据泰国《世界日报》的一份报告,食品协会调查了中国消费者的饮食习惯,从而为泰国餐饮经营者开拓中国市场制定策略。这是泰国食品工业发展规定的内容之一,即努力推动泰国成为“世界厨房”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份研究报告,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现在有
预计到2020年,中国总人口增至14.5亿时,中国中产阶级将达到6亿。与此同时,中国居民的收入将继续增加。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购买力增长12.6%,达到年均支出24565元,农村居民人均购买力也增长13.5%,年均支出7917元。
报道称,中国经济正在增长,国内人口和外国游客数量也在增加。2011年中国人口13.47亿,年均人口增长率为0.5%,而2011年入境旅游的外国游客人数为1.354亿,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能够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这使得国内餐饮服务业发展迅速。
报告称,中国国内餐饮服务可分为五种形式,包括设备齐全的餐厅、快餐店、茶餐厅或酒吧式餐厅、上门餐饮服务和路边餐厅。2005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餐饮服务业年均增长率为9.2%,预计将继续保持8.2%的年均增长率,直至2015年。尤其是送货上门式的餐饮服务增长会更快,中国居民越来越喜欢外出就餐,包括年轻的上班族和居民。
介绍泰国菜的正宗味道
上述情况为泰国餐饮业和其他类型的餐饮业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机会。来泰国餐馆的顾客大多是中高收入的年轻人,很多都是回头客。存在的问题是中国顾客不太了解泰国菜的特点,所以有必要推广泰国菜的正宗口味。因为泰国餐馆在中国市场有着光明的前景,如果经营者注重保持泰国菜的正宗风味,更多的中国顾客会加深理解和品尝。毕竟中国人去泰国旅游后知道泰国菜的味道,回国后也很享受。
研究报告指出,国内餐饮业务也存在障碍,即派泰国厨师来华工作申请手续繁琐,考试更严格,尤其是学历和厨师资格证,厨房卫生检查越来越严格,每年需要检查两次,中国官方工作人员在检查厨房时不会提前通知。除此之外,还有人力短缺,包括泰国厨师和服务员;在中国经营的泰国餐馆不是行业集团组织的,有假冒的泰国菜料,比如大米、椰奶、调味品等。
2013年行业洗牌后,餐饮市场再次回到两位数增长的时代。
中国烹饪协会近日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餐饮市场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市场稳步反弹。1-6月,全国餐饮收入12989亿元,同比增长10.1%,同比增长1.4%。其中,规模以上餐饮企业(按现行统计制度,年营业总收入2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餐饮企业)收入3773亿元,改变了去年以来持续负增长的趋势,同比增长2.9%。
“与过去的增长模式不同,这次复苏是餐饮业走‘群众路线’的结果。”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恩元告诉《中国经济时报》,餐饮业正在进入新常态,市场越来越细分,企业家的经营理念正在从“产品价值最大化”向“消费者价值最大化”转变。
理性进入“大众化”时代
2013年是国内餐饮业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以政府宴请为支撑的高端餐饮市场发展迅速且畸形,也导致了整个国内餐饮市场的虚假繁荣。然而,2012年底,中央政府开始打击铺张浪费,加大反腐力度,限制“三公消费”。据《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报道,从2011年中央宣布“三公消费”的现象来看,一向对市场敏感的高端餐饮企业大多已经嗅出了“危险”的味道,开始酝酿转型。早在2012年4月,素有“私人餐饮股”之称的湖南、湖北开始收购快餐连锁品牌“味之都”和以团体用餐为主的北京龙德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并向大众餐饮转移;同样在2012年6月,源自上海的中高档餐饮代表————小南果集团,以高端品牌“惠府”和中高档品牌“上海小南果”推出了第三个品牌“南小冠”,定位为生产精致的当代上海点心咖啡馆,人均消费定位在70元人民币左右。
2013年以来,高端餐饮企业逐渐增多。素有“北京餐饮名片”之称的全聚德,2013年不得不放低身段,尝试出售早餐、自助餐、鸭包子等,部分门店甚至向社会开放。俏江南,以打造“餐饮业LV”为口号,不仅推出线上点餐服务,更将业务拓展到外卖、私人聚会、团餐。今年开始卖盒装米,每顿价格只有26元左右。
但由于大众餐饮潜伏期长、利润低,2013年高端餐饮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也拖累了整个餐饮业。
据中国烹饪协会统计,2013年全年全国餐饮收入为25392亿元,虽然仍同比增长9%,但增速达到21年来的低值,也是2001年以来的首次个位数增长。其中,高端餐饮遭受严重挫折,规模以上餐饮收入近年来首次下降,同比下降1.8%。
但中国烹饪协会在其《2013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报告》中指出,高端餐饮市场在转型调整中趋于理性,逐渐在“高品质而非高价格”中找到自己的方向。与此同时,高端餐饮企业也改变经营策略,将市场多元化拓展到家庭宴请、团体和早餐,针对特殊群体提供定制服务,实施多品牌集约化复制和网络营销,寻求新的增长点。
根据2014年餐饮行业几家上市公司的年中报告,中高端餐饮行业仍处于低迷状态,但有好转迹象:虽然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餐饮企业收入仅增长2.9%,但已由负转正。
“2013年初,很多餐饮企业,尤其是中高端餐饮企业,都有强烈的观望情绪,幻想中高端餐饮市场反弹到之前的水平。但经过今年的洗牌,大家逐渐意识到,这是餐饮业摆脱铺张浪费,走群众路线的必由之路。现在我们看到,虽然餐饮业复苏缓慢,但健康指数正在改善。”冯恩元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大众餐饮是上半年促进整个行业稳定复苏的中流砥柱。
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导致变化
今年6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大众化餐饮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将力争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将大众餐饮在全国餐饮市场的比重从80%提高到85%以上,并提出21项指导措施,旨在形成便捷、卫生、安全、经济、营养、健康的大众餐饮服务体系。根据指南中的表述,大众餐饮主要包括早餐、快餐、团体餐、特色晚餐、地方小吃、社区餐饮、外卖送餐、美食广场、美食街摊位、农家乐、配套中央厨房、配送、网上订购等多种形式和
比如曾经以“一流美食”为口号的京亚酒店,已经开拓了火锅和自助餐市场,进入了“地铁餐饮”,在住宅集中租赁区和商业集中区的地铁站提供餐饮服务。上海小南国集团除了发展自己的大众餐饮品牌外,还积极寻求“外援”,比如获得了切斯特大叔烘焙坊的经营权,与美国知名多业态餐饮公司SchusslerCreative合作,与大众奶茶项目签订了管理服务意向。
“目前,社区餐饮、老年餐饮、休闲餐饮的市场需求巨大,许多学校、部队、医院的团体餐饮市场也向社会开放。餐饮企业走‘大众路线’的机会很多。而大众餐饮对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态度的要求更高,竞争激烈。”冯恩元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指导意见还指出,目前,我国大众餐饮仍存在业态种类不足、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薄弱、创新能力不足、服务质量和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等矛盾和问题。
冯恩元表示,其实中高端餐饮企业已经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开始改善。”这可以从餐饮企业宣传方式的变化上看出来.”
这种变化在全聚德尤为明显。这家几乎从不主动宣传自己的公司,去年第一次聘请了一家鳟鱼咨询公司,用来为加多宝等公司打造宣传策略,为自己“把脉”,利用官方微信和微博促销,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向市场宣传“有宴必中,得全聚德”的概念定位,目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
“但我们所说的‘大众路线’并不是一味的降价,大众餐饮市场也有不同的消费水平。剔除官方消费,高端餐饮仍然有一定的客户资源,这也是企业需要整合的宝贵资源。”冯恩元说,重要的是餐饮企业改变了态度,开始细分和研究消费者的需求。这也是餐饮业进入新常态后,比价格变化更值得关注的变化。
根据9月11日中午的公告,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公司近期与天津肯德基有限公司、北京必胜客披萨有限公司、沧州巴蜀镇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就项目布局城市的大型商业综合餐饮项目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公司计划与肯德基、必胜客和巴蜀镇在满足各自战略发展理念的前提下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新的业务发展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强有力的合作实现双赢。
以公司与肯德基的合作为例,协议规定肯德基及其子公司通过购买公司房产的方式开设下属餐厅,双方根据具体项目协商确定合同条件;肯德基及其子公司以租赁公司房产的方式开设下属餐厅,双方租赁条件通过项目协商确定。
这三个框架协议的签署符合荣盛自2013年以来加强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公司2013年年报提出“顺应京津冀一体化趋势,拓展北京周边区域市场,增加项目储备比例”的布局策略。自2014年以来,公司先后拿下秦皇岛、霸州、沧州地块,签订土地项目框架合作协议,为这些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充分享受京津冀一体化改革的红利。
该公司表示,通过签署上述三个框架协议,公司与肯德基、必胜客和巴蜀镇公司的合作将从单一项目提升到区域和国家战略合作层面,这将为公司商业项目在2010年实施战略布局提供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