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创始人贾和《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作者贾访问湖滨大学,探讨员工与组织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激励员工。
西贝在2018年的业绩达到了50亿,在业绩飙升的背后,是组织的战斗力增能。一个经营了32年的企业如何不懈怠?三万大军如何上下一心,携手拓展疆域?
我们从现场互动中为和贾挑选了一些精彩的问题,供大家学习。
01如何通过激励措施留住员工
贾:马总裁说,员工离职有两个原因,一是工资不够,二是心里委屈。基层员工必须要有基本的待遇,但是怎么能不委屈,也就是能公平对待。
按劳分配听起来简单,其实挺难的,背后有很多“技术”。
张勇(海底捞创始人)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他们的服务员每天转6 ~ 7套,拿5000元工资,而隔壁餐厅的服务员每天只转2套,拿4000元。张勇问自己,这公平吗?为什么海钓服务员赚不到一万块?因为员工可以和自己竞争,看起来挣得多,但是太辛苦了,不等于工资。员工心里有尺度,这种公平是他们评价的,而不是公式。
当老板必须有能力感知到这一点的时候,过度的激励肯定是错误的,利润才是未来的竞争力,吃了利润就不能再投资未来了;激励离不开他们,人也留不住。中等程度挑战老板的位置。
老板应该如何在员工中分配利润
贾:利润分享不仅仅是一种境界。也可以说是一种技术,一种能力。它鼓励更多的员工通过利润分享创造更大的价值,就像华为的价值评估决定价值分配,价值分配驱动价值创造一样。
西贝利润分成的两个原则是按劳付酬和按功绩奖励:按劳付酬有很多科学方面,应该给员工什么样的报酬;
择优奖励更像是一门艺术,因为你需要清楚地知道哪些优点是大的或小的,哪些优点是当前的成就,哪些优点可以提高未来的竞争力。只有明确界定这些优点,才能划分激励。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话——:“对,出奇制胜”:按劳取酬为正,员工上班要发工资;功德奖励很奇怪,多出来的就是奖励。你的奖励要有导向,让员工在奖励的基础上创新创造,做出超出预期的贡献。
只要利润分配的好,公司的竞争力就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增长。
03如何实现利润分享的公平
贾:公平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难的。公平真的是一套科学,如何实现公平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每一项都是相对公平的。比如有的公司采用工时制,每小时多少工资,相对公平;奖金不是看工作时间,而是看你做了多少贡献。
海底捞现在实行计件工资制。同样一个小时,谁多做几件,谁就多拿工资,这也是一种公平。管理者面临的挑战是你掌握了公平的技术和能力。
为什么人们喜欢在麦当劳工作
贾:愿意在公平的基础上给员工更多的报酬是非常重要的。至于付出多少,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多一毛钱也是额外的。员工关心你付出更多。付出的多是全面的,不仅仅是工资,还有福利、培训、休息、上级对下级的帮助、一旦他犯错公司怎么对待他等等。
每个员工都是全面的,不只是看钱。
麦当劳按小时付费,工资很低,但是可以给你一整套培训,包括怎么收拾等等。在麦当劳工作过的人更容易在其他工作上有所成就,所以即使工资低,年轻人也愿意把它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这不仅仅是看钱的问题。
如何确保员工得到他想要的
贾:永远不要以自以为是为标准,给他们你认为员工想要的。这种事情必须来自双方的互动,员工要充分参与到各种系统设计的讨论中。
公司的所有设计都要经过员工的评估,是否愿意接受这个规则。不要粗暴地设定一个制度让员工去执行。系统应始终优化。西贝总部有一个优化部门,领导整个公司的优化工作。
照顾员工有什么限制吗
贾:我举个例子。西贝有一个不到20岁的女孩。她搓面条很快。她每个月能拿7000或者8000,但是因为太追求速度,长期站着工作,肩膀受伤了。医生说她不能再搓面条了。
我们把她调到VIP经理的位置,但她有一段时间不是很自信,后来告诉她可以尝试其他职位。
爱一个员工最根本的就是帮助他成长。老板必须有父母的心。你应该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员工,为他的成长创造各种条件,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他的优势,找出每个员工适合什么,他的兴趣是什么,他的优势是什么,放大他的优势,为他提供各种支持。
我能做些什么来让员工有归属感
贾:这其实是一个薪酬设计和晋升设计的问题。当一个公司设计一份工作,并为这份工作匹配薪酬时,必须与员工的工作、收入和成长相关。
比如海底捞计件制就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它采用了一种相对公平的统计方法,任何人都可以挑战它。如果不公平,尽量往公平的方向去纠正。
简单来说,每个员工所做的工作都要和自己的利益直接相关,付出的努力要和收获成正比,这样他自然对公司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很难去追求和进入员工的内心。
08如何让员工相信公司目标
贾:我刚创业的时候,有几个人,不是同学,就是亲戚朋友。他们肯定相信我,但是企业大了就很难做了。
人少的时候更容易获得信任,人多的时候很难让人相信你。
还有,不要指望所有人都相信,只要关键的少数人相信,别人只是跟着工作走,最重要的是自己相信。
09如何避免公司中的温和员工
贾:这是企业文化带来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赢的心态。他们打扑克甚至想赢,更别说工作了。
竞争是人的天性。要用好这种东西,真的叫“比、学、赶、帮、超”。西贝有竞争文化,一切都要竞争。
就像今天,8组每组16题。如果给每个参与者5票,前三个好问题当场奖励,最后三个上台做俯卧撑,提问质量马上提高,因为没有任何奖惩,提出的问题就索然无味。
中庸本来是个好词,现在被很多人解读为中间派,不想好也不想坏。但我不相信任何中间派。没有人只想做中间派。关键是你激励不激励他。
10年终奖怎么发
贾:年终奖就是奖励你的功绩。完全没有限制。不是我想给多少,而是来了多少员工。当你想要的时候,你应该告诉我你今年做了什么,对公司有什么贡献,有什么创新等等。
西贝有40多人组成的陪审团,其中包括13名分公司老板和26名由我直接管理的高管。高管们首先主持你们部门的人奖,以及他们想要多少年终奖,然后一个个提交给评委会评论。
我们2018年年终奖就是这样发的。90%的员工合理想要,只有10%的员工不合理想要。这10%中,80%的员工希望太低,应该赢了30万。结果会是10万;剩下的20%员工多,没干那么多活。
去年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某招聘部门员工说一年招聘xx人,发现数据造假,至少浇了50%的水。不仅年终奖没到,我还解散了十几个人的项目组,整个部门都被辞退了,连负责他们的副总也被辞退了。
11如何在企业内部营造公开透明的竞争氛围
贾:的季报会很真实:获奖的员工会上台讲述获奖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被淘汰的经理上去说哪里错了,哪里错了,最终导致了这个成绩.
大家一定要说实话,大干部和小干部一视同仁,我们的高级干部经常挂在台上,你就能分辨出你做的对和错。
形成这种开放真实的文化后,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组织内部的沟通成本会变得很低。其实一个企业最怕的就是装,现场没话说。其实私底下潜伏着很多暗流,很麻烦。组织越大,就越需要透明的文化。
你要说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我觉得你不能说违法的事,但我没做过违法的事,所以没什么不能说的。
12快速成长阶段如何选人
贾:企业用人有五个阶段:选拔、使用、教育、留用、淘汰。必须有淘汰机制。更多的西贝人伴随着公司成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被选中。能做到的人就往前走。
近年来,我们也从外部聘请了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因为内部成长起来的员工经验丰富,但缺乏专业精神。
任何一家公司一旦达到一定的规模,就有一些事情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去做。比如不能培养数字化人才和供应链管理,就需要从外面找一些非常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
13企业什么时候容易出问题
贾:西贝有山。我承认山丘的客观存在,但我反对山丘主义。
每个业务的负责人都带着自己的团队,打着自己的市场,因为不同的性格带出不同的人,形成山头是正常的。但是不能把团队利益放在首位。当团队利益和个人利益损害公司整体利益时,必须严厉打击。
企业有困难很容易达成共识,每个人的目标和利益都很一致。相反,当企业发展得好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山头主义。几个人聚在一起喝酒吹牛,然后开始叫哥们姐。我一听到就会抨击这种文化,这是一种不健康的亚文化。
14用什么方法来对抗登山运动
贾:我在会上点名他搞小帮派,搞山头主义。人是骄傲的,尤其是分公司的总经理更是骄傲,扣工资也没用,因为工资不多,主要收入靠分红。
这就是企业文化,公开透明,明确告诉大家自己的主张和反对,不藏着掖着,我最怕的就是不说出来。对于开会不说,开会讨论的人,我一直很坚持。
15老板应该如何学习
贾:学习是随时随地的,有很多种方式,因人而异。我每年平均学习100天,这100天基本都在外面。我要么上课,要么和别人交流,慢慢上瘾。每隔一段时间不上课就觉得很空虚。
企业家每天都在工作。当你真的很忙很累的时候,通过学习改变一个场景,其实是另一种休息。
我不是唯一学习的人。就算老板一个人进步,下面的人也跟不上,还要督促集体学习。
西贝有两种费用不封顶,一种是吃饭的费用,一种是学习的费用,全额报销,还有学费
注:“本文已获湖滨大学授权,推荐一所关注这一发现,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