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已经是定论。
据官方统计,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1242亿,占总人口的15.5%,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1%。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这一群体的商业模式近年来浮出水面,这也使“老龄化友好型”成为一个热点,如以老龄化友好型理念改造住宅,设计老龄化友好型房地产项目等。
其实餐饮行业早就开始面对老年市场了。
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餐厅曾经被视为一个巨大的蓝色海洋。2010年开始有机构进入,但很多年都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大多数餐馆管理不善,连年亏损。
就在上个月,北京老牌餐饮连锁企业华天集团启动了“华天集团养老食品援助项目”,开始了对养老食品援助转型的探索。
华天集团大规模进军老年餐饮服务市场能否解决老年餐厅盈利困境?老年餐饮服务的蓝海应该以怎样的态度进入?
老年餐厅:政策面临的双刃剑
目前,老年餐饮市场主要存在三种形式:一是由社区自主管理的社区老年食堂;一种是社区街道牵头,社会商家经营的公益餐厅;然后面向大众的餐饮企业直接提供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餐饮服务。
这三种不同的形式都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北京民政局已宣布,北京将通过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进入社区。社区设立的老年食堂也有每年上万元的补贴。
老年食堂作为政府项目,除了补贴,还可以申请公益创投基金,可以说是餐饮创业者的首选方向。
而最需要食堂服务和送餐服务的失去独立、空巢、残疾的老人在社区,痛点是不出社区就能享受服务,而一般餐饮企业进入社区都有政策限制。
首先是环境评价的局限性。
由于污染物、噪音等因素,很多小区通常不允许开餐馆。老年餐厅用的是社区配套房,按照餐厅运营标准是不能做排烟管的。做饭多了,排烟就成了问题,经常被周边居民投诉。
由于小区内餐饮企业开设餐饮网点受到诸多限制,很多对老年餐厅感兴趣的餐饮企业只能观望,而社区内可以在社区内运营的老年餐桌,在购买上却无法与餐饮企业有同样的优势。独立合作的老年人餐饮服务往往因价格、便利等因素难以调整,食客数量减少,入不敷出。
商业探索:老年人饮食习惯问题严重,中央厨房成熟的餐饮企业介入解决
根据国家老龄办公室发布的数字,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到2050年将增加到4.8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如果每个老年人每天在餐饮上花费20元,北京340万老年人每天的餐饮费用将达到6800万元,年消费近250亿元。
不过,对于年老的食肆经营者来说,这些数字并不代表真正的利润。
许多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在烹饪和饮食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他们去老年餐厅,每餐6点8块钱到就能吃好。然而,仍然有老年人不想去。很多老人每天只有两三个人吃饭,赔钱关门也不稀奇。
大多数老年人的餐馆不被接受,因为
有些老年人平时不注意饮食。他们在家做饭可以吃几块钱。即使老年餐厅很便宜,给自己做饭也不便宜。很多老年餐厅为了控制成本,避免浪费,一般会根据周边社区的申请人数,每天准备固定数量的饭菜。有些不天天来吃饭的老人,一次要性生活一个月,不吃饭不退钱,让很多习惯小心的老人很难。
社区自建老年餐厅经营模式盈利空间小,成本负担重,专业化程度低,配套设施不足,难以增加用餐人数。但也有一些运营商在这方面继续尝试,改变思路是第一步。
中央厨房解决了用餐和送餐的问题
筷子思维注意到,在杭州,“中央厨房社区配送”模式成为社区老年餐厅的新尝试,可以解决社区配套房间达不到餐饮房间标准的问题。
每周工作人员都会在下一周制定出适合老人的食谱,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日常预定。餐厅汇总核对后,订单明细会送到中央厨房。
接下来的一周,每天中央厨房都会把保温饭盒送到餐厅中转站,由各个小区的餐厅工作人员送到餐厅。
需要煎、炸、炸的菜会从中央厨房送到食堂,一些蔬菜和凉菜会直接在食堂做。这样食堂无烟无污染,原料成本可以有效控制。
成熟餐饮企业低成本高效率介入
此外,普通餐馆为老年人提供特殊服务将成为主流做法。
在北京,8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重度残疾人享受“残疾人老年津贴”,每人每月100元。持有养老和伤残卡/代金券的老年客户,可在全市统一悬挂“养老和伤残卡服务单位”标志的1.2万商户刷卡消费。
虽然很多品牌餐饮企业也在其中,但他们面临着没有网点、信用卡机不能上网、消费品限制等问题。
永和大王等中式快餐品牌积极参与北京养老餐饮。永和大王向持有老年代金券或卡的客户提供每季度40%至60%折扣范围的“特价套餐”。
除了几个特别的套餐,拥有养老金卡的客户可以享受其他任何一餐20%的折扣。据悉,仅永和大王每年销售的养老券/卡就能达到300多万元。
成熟知名的餐饮企业涉足老年餐饮市场,具有专业运营的优势,可以实现低成本运营。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华天的切入方式:专注产品和服务,老年餐饮也可以有品牌和个性
面对各种实际困难,低价不是餐饮企业挖掘老年金矿的根本解决办法。最后,要加强服务,提高老年人的满意度。
而拥有众多老品牌的华天餐饮集团,由于在当地市场的独特影响力,可能更有优势。
北京华天餐饮集团旗下的青峰布紫普等门店位于小区周边,交通便利,群众基础深厚。这次有40多家直属店提供老年餐,从用餐环境到菜品全面升级。对周围的老人更方便,可以说是顺势而为。
在菜品方面,华天不采取低价策略,而是基于以往的餐饮经验,同时聘请营养专家成立老年膳食营养技术研究所,根据老年人的营养需求搭配食材,推出适合老年人的老年膳食和创新菜品。
除了日常饮食,我们还将根据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开发食疗食品,并开发更昂贵、更精致的主题套餐,如1999年重阳宴手风琴
在用餐环境方面,华天对原有餐厅从环境到设备,从餐桌到餐具,甚至扶手尺寸、灯光亮度等细节都进行了改造,方便老年顾客。比如走道宽度不小于90cm,方便坐轮椅的老人通行,厕所、水槽等少数区域安装报警设备。餐桌应该是圆形的,座位应该有扶手。
华天集团拟通过北师大同春园、老鼓楼外大街青峰步子铺安东店、通路华天肉饼店等几个试点项目,探索确定北京餐饮“老字号”装修标准,然后继续向其他门店推广。
这个华天老年餐饮项目,可以算是提高了老年餐饮的整体水准,重在提高服务质量,而不是过分纠结于价格,自有品牌也是一个砝码。老化改造不影响餐厅正常运营,所以除了增加一些固定成本外,风险是可控的。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3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将超过5亿,相当于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的总人口。同时也呈现出高龄、残疾、空巢、贫困老人的特点。目前,我国空巢老人近1亿,80岁以上老人近2600万,60岁以上残疾、半残疾老人约4000万。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老年人对养老、健康、餐饮、家政的需求也在增加,这给餐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筷子认为老年人的餐饮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产品和服务还不完善。至于如何界定老人服务、符合甚么标准,以及政府会推出甚么政策,我们并不清楚。面对这个大而不成熟的市场,谁能探索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养老助餐模式,尽快解决老年人餐饮的痛点,谁就能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