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恒天然是全球最大的乳品原料供应商之一。同时,恒天然也是餐饮服务提供商。在中国,超过一半的比萨饼使用恒天然的马苏里拉奶酪,超过一半的大型面包连锁店使用恒天然的黄油、奶油和奶酪产品作为原料。
5月13日,恒天然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朱晓静在接受金融记者专访时表示,恒天然未来将进一步发展靠近消费终端的业务,以提高产品附加值。从去年开始,随着原料奶价格的下降,恒天然作为乳品原料的贸易商,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朱晓静说,原料奶的价格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使得价格难以控制。恒天然未来将加快向更贴近消费者的业务进军,如常温液态奶、奶粉等,其中餐饮业务将成为未来布局的重中之重。
新西兰乳制品巨头恒天然(Fonterra)突然宣布,每公斤牛奶的干物质购买价格将从4.15新西兰元降至3.90新西兰元,创下九年来的新低。
在原料奶价格下跌的市场环境下,恒天然作为乳制品原料的贸易商,正在积极寻求提高业绩的方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更贴近消费者。”朱晓静表示:“我们的终端平台已经打造了安嘉、安怡、安曼等消费终端导向品牌。并且通过投资北门美,希望在终端婴幼儿奶粉领域实现更快的增长。”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恒天然快速增长的业务是餐饮业务,这将是恒天然努力的重点。
据报道,餐饮业务在恒天然最近的业绩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恒天然2016财年中期财务报告显示,恒天然全球消费乳制品和餐饮服务业务调整后,税前收益同比增长108%。
为什么餐饮业务增长这么快?
据悉,恒天然的餐饮业务主要是为餐饮企业提供乳制品相关的原料,包括奶酪、奶油等。当原料奶价格下跌时,生产奶油、奶酪等餐饮原料的成本反而下降。此外,中国餐饮烘焙市场的增长也促进了恒天然业务的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中国烘焙市场约600亿元。根据烘焙历史的演变和其他国家的经验,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烘焙产品就会普及。可以看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烘焙行业的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
目前,烘焙食品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正在加剧,面包等烘焙食品逐渐成为中国居民的早餐主食之一。从年龄来看,消费群体也在扩大,从儿童到老人都有。报告预测,2017年中国烘焙行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4658.29亿元。
这也刺激恒天然加快了在餐饮和烘焙市场的努力。
朱晓静表示,恒天然在产能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并投资3000万新西兰元在新西兰特拉帕扩建奶油奶酪工厂。2015年5月,恒天然完成了在新西兰的兰博吉工厂的扩建,使恒天然马苏里拉奶酪的产能翻了一番。恒天然餐饮服务的核心是中国的餐饮服务。近年来,恒天然不断投资拓展这项业务。其餐饮服务业务在48个城市设有销售代表。算上分销商,恒天然的餐饮业务已覆盖中国137个城市。
关于恒天然的下一步布局,朱晓静说:“我们希望更接近中国市场,并在许多方面进行布局。首先,我们的产能需要扩大,必须有更多的产品线满足中国市场的消费。第二,除了丰富产品线以满足当地需求之外,我们在中国的营销模式,包括分销模式和覆盖模式,必须随着我们市场的变化而进一步改变。与此同时,我们的供应链将有一系列措施更接近市场。比如尽可能缩短交货时间。我们优化了物流,建立了自己的仓库,以确保为客户提供更快、更高效的服务。并建立更丰富、更大的销售网络。”
关于中国餐饮和烘焙市场的前景,朱晓静认为,中国休闲餐饮和烘焙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年均增长率超过20%。随着中国消费者收入的不断增长,人们不断寻求高质量的营养食品,对西餐和西餐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人们对方便、美味和外出就餐的需求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