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行业的“网络名人”海底捞今晚上市后公布了第一份年报。
我们来看看海底捞的成绩单:2018年净利润达到16.46亿元,同比增长60%左右;餐馆数量达到466家,去年接待的顾客数量超过1.6亿。年平均换手率5次/天,同店销售增长率6.2%。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追求创新的海底捞也开发了智能餐厅,提升客户的终极体验;也开始卖海底捞品牌下的啤酒和乳酸菌饮料。此外,海底捞还宣布打算今年收购一家毛财公司,有点眼花缭乱。
自称被美食家送上市场的海底捞,今年股价持续上涨,市值现已达到1211亿港元。
海底捞2018年净利润增长60%
年报数据显示,海底捞2018年实现营收169.69亿元,同比增长59.5%;净利润达到16.46亿元,同比增长60%左右。基本每股盈利0.33元,最终分红计划为每股0.076港元。
其中,海底捞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餐饮经营,达到164.91亿元,占比97.2%。海钓外卖方面,收入从2017年的2.19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24亿元,增长47.9%。这部分被每次外卖平均销售额的下降所抵消,主要是由于2018年混合迷你火锅订单的增加。
2018年,服务客户数量超过1.6亿,平均每天周转5次
作为餐饮行业的标杆,海底捞去年是如何拓展业务的?
年报显示,海底捞在2018年新开了200家餐厅,全球门店数量从2017年底的273家增加到2018年底的466家(7家因租约到期等原因关闭),其中430家位于中国大陆109个城市,36家位于台湾省、香港和海外,包括新加波、韩日、美国和加拿大。
不仅店铺多,从数据上也能看出海底捞在2018年的人气。
2018年海底捞服务客户数量突破1.6亿,年平均成交率5次/天;同店销售额增长6.2%,客户人均消费101.1元。这是什么概念?离职率是餐桌重复使用率,是衡量一家餐厅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简单来说,海底捞的同桌平均每天能接待5波客人,绝对是火锅店的王者。
会员方面,截至2018年底,海底捞会员超过3600万,推出“海底捞超级APP”,为会员和客户提供编号、预订、外卖、积分兑换、社区互动等在线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追求创新、积极探索新世界的海底捞,在2018年不断推出各种新菜品,并开始销售海底捞品牌下的啤酒和乳酸菌饮料,为客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品选择。
同时,2018年,海底捞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智能餐厅,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比如利用厨房机械臂自动上菜,锅机通过自动生产线操作完成锅底,可以根据客户的个人需求。提供定制的锅底口味;还有智能储酒器,送餐机器人等设备。
此外,多项高科技技术提升了顾客的用餐体验,如展示不同主题场景的用餐区周边屏幕、等候区影院式格局,为顾客提供了声、光、电的身临其境体验。
海底捞员工成本超过50亿
二线城市收入最高
令人羡慕的海底捞员工待遇如何?
年报还显示,海底捞员工成本从2017年的31.2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50.16亿元(包括员工的工资、薪金、津贴和福利),增长60.8%。主要是由于2018年新开200家餐厅,新员工团队的招聘和培训,以及餐厅员工薪酬水平的提高。
目前,海底捞拥有二线城市最高的餐厅数量和收入,207家餐厅,收入达到77.95亿元;一线城市北上广深,2018年餐厅106家,收入40.36亿元;三线及以下城市117个,收入33.79亿元。
海底捞表示,2019年有几个发展规划:一是继续战略性拓展餐饮网络;二是提升海底捞餐饮体验,提升服务能力;三是促进同店增长,扩大收入来源,比如继续开发新产品,提高非高峰时段的餐厅利用率;四是继续投资技术,比如智能餐厅技术;第五,从战略上寻求获取优质资源。
海底捞计划收购“U鼎毛彩”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上市后,进一步体现了其资本野心。
海底捞3月26日宣布,其子公司拟以2.04亿元人民币的对价收购北京优定优餐饮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据悉,卖家包括北京静海优鼎创业咨询中心、珠海高淳天成股权投资基金、北京优鼎一号创业咨询中心。
海底捞想收购的公司大家都很熟悉,就是“U鼎茂才”。公告显示,目标公司于2012年7月30日在中国成立。目标群体主要经营“U鼎”品牌的快餐店,提供毛菜(麻辣浓汤做的川菜杂菜),还投资了几家从事快餐业务的初创企业。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目标集团已在北京、上海、Xi、武汉、深圳、南京和扬州经营45家餐厅,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1.04亿元。2017年及2018年的业绩分别为税后利润人民币224,700元及税后亏损人民币8,857,100元。
事实上,游定友曾于2017年4月18日上市新三板;但为了更灵活地专注于改善财务业绩而不受公募股权市场估值的限制,降低作为上市公司相对较高的信息披露成本,友定优于2019年1月29日被新三板退市。现在海底捞将收购U丁茂才,U丁茂才将成为海底捞的子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空间值得关注。
市值1,000亿港元
海底捞的股价今年表现强劲
依靠一年一亿多的乘客,美食家们终于把海底捞推向了市场。海底捞不像小米和美团,上市之初股价有所波动,后来迅速上涨。
根据公告,海底捞将香港的发行价定为每股17.80港元,发行4.245亿股。上市当天,海底捞股价升至19.64港元,市值一度升至1040港元。但后来海底捞一度跌至15.5港元,走势相当波动。
直到今年年初,市场回暖,海底捞股价持续上涨,最高达到24.15港元。截至今日收盘,海底捞收盘价为22.85港元,总市值为1211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