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烹饪协会认为,2013年春节餐饮市场有四个特点:一是高端餐饮下滑明显,大众消费表现抢眼。北京、上海、苏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的高端餐厅、会所冷清,营业收入普遍比去年同期减少20%左右。一些企业下降了30%以上,一些四星级和五星级酒店甚至在春节期间首次停业。相反,大众餐饮显著增加。除夕夜,华天集团同和居、峨眉餐厅营业额创历史新高,延吉餐厅增长64%,旺德大厦增长46%,烧烤季增长30%以上。
其次,勤俭节约逐渐普及,食物浪费现象直线下降。许多餐饮企业开展了消除“舌尖浪费”的活动,推出了“半价菜”、“小盘菜”、“拼盘菜”。廉价广场下的丽丽豆花村推出十个半菜。天津狗不理和集贤百越都设立了警示标志,要求正确订购和剩余包装。北京丰泽园等一些餐饮企业也在餐厅大堂的电视上播放《适量点 餐 剩餐打包》宣传视频。据不完全统计,部分餐饮企业浪费现象较往年减少80%左右,厨余浪费同比减少50%。
三是美食广场生意火爆,休闲餐饮丰富多彩。百货公司、大型综合企业中的美食广场、品牌餐厅普遍火爆。北京君泰百货、钟繇百货、西单欢乐城、万达广场等商业美食广场和品牌餐饮业务蓬勃发展,不同层次排队。
之后餐饮市场和谐稳定,热消费商机无限。餐饮企业根据政策和市场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梅州东坡、湘鄂、俏江南、顺丰等部分知名餐饮企业取消低消费,部分企业出台消费超过一定额度免收包房费等措施。年夜饭、风味礼盒、送货服务成为春节期间餐饮消费的新热点。
自2012年底以来,中国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消费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记者调查,随着政策的不断发酵,很多地方的高端餐饮业消费直线下降,北京很多酒店营业额下降。一些高端餐厅正在根据消费观念的变化进行调整。
在北京月坛附近五彩缤纷的云南,很少有人在这个巨大的酒店用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酒店的预订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很多,经营情况也不是很乐观。
北京菜市口附近的翔达国际商务酒店餐饮部经理王冰表示,过去,每年年底,酒店的七个包间每天都爆满,供应短缺。但今年最近一周,几乎每天只占一间包间,饭量减少。
据记者了解,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下,许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减少或取消了年度聚餐,导致部分依赖政府和企业接待的高端酒店频频出现“退订潮”。
“退订的差不多有30%,年底订单数量不如往年。”北京中关村大街一家星级酒店的经理说,春节期间,许多服务员回家度假以降低成本。
中国烹饪协会组织的最新调查显示,受访的近100家企业中,有60%退订,超过10%的企业退订了20%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高端餐厅和星级酒店。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助理边江透露
精简会议,减少公款吃喝,不仅是“舌尖上的浪费”,还有各种相关企业。在a股市场,餐饮、白酒、旅游等与三工消费相关的行业在沪深股市均处于高位复苏的近期形势下逆势进入下行通道。
华泰证券研究报告统计显示,1月14日至25日,在大盘向上波动、沪深300指数每两周上涨2.06%的背景下,餐饮和旅游板块表现疲软,双周板块指数小幅下跌0.70%,在深湾23个行业中排名第三低。其中餐饮板块受近期禁食公款影响,板块指数下跌2.88%,拖累板块整体表现。
全聚德发布的最新业绩报告显示,全聚德2012年营业收入19.47亿元,同比增长8.01%,远低于预期。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降幅更大,创下三年新低,与往年第四季度相对较好的表现形成对比。有分析师认为,全聚德第四季度业绩下滑可能与国家对三工消费的控制有关。
这既是危机,也是挑战。华美酒店高级经济师赵焕言认为,不可否认的是,公共资金在酒店行业中占有很大比重。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业内部分企业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这也是扭转一些过于依赖政府业务的酒店定位偏差的契机。
许多企业在未来预期不乐观的情况下,积极寻求转型。据中国烹饪协会调查,目前近50%的受影响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不断创新菜品,发展地方菜品、家常菜、特色小吃,推出平价菜品、特色菜品,吸引大众消费;近40%的企业正在进行市场观察和研究,预计未来半年将是关键的调整期。
Frontier建议餐饮企业积极推广节能、低耗、环保、绿色的餐饮设施和材料,强化现代服务手段,降低管理各个环节的运营成本,以换取新的利润空间。
据悉,近期中国烹饪协会将与多家协会联手出台相关规定,严格区分浪费与正常消费,加大激励措施,将节约和反对浪费作为餐饮品牌推广和评价的重要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