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曾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说过:这是一个毁灭你却与你无关的时代;这是一个你被跨境抢劫,却无力反击的时代.
跨境竞争一直是不可避免的。
当商业市场的竞争加剧时,“跨境餐饮运动”也在加剧,许多品牌已经开始布局餐饮市场.
随着美团和外卖三巨头的竞争进入下半年,餐饮市场的红利基本已经有所收获,互联网不再是餐饮市场的威胁,而是发展成为产业链中的一环。
目前,餐饮业面临的最大竞争已经从产业链上的竞争转向跨境经营的积极竞争。从奢侈品牌、家居卖场、快时尚领域到便利店、大型超市,跨境餐饮案例比比皆是,跨境餐饮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跨境组合无处不在
1.奢侈的食物和饮料
近两年来,随着商业市场环境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知名品牌商家开始将触角伸向餐饮业。
2015年7月,著名奢侈品牌古驰在上海开设了世界第一家餐厅——1921古驰。2016年5月,奔驰在北京三里屯开了一家创意餐厅,——Mercedes me,集餐饮娱乐、精品购物、产品展示、试驾为一体。可以说是奔驰在品牌体验上的跨界杰作。2017年,很多大牌都加入了这个跨界阵营:今年4月,一线彩妆品牌香奈儿(CHANEL)在上海开设了为期12天的“COCO CAFE”——“Flash CAFE”。COCO CAFE砸朋友圈后,雅诗兰黛旗下的高端彩妆品牌Bobbi Brown也不甘示弱,开了一家闪客咖啡店。
此外,LV、普拉达、爱马仕和香奈儿等知名品牌也在甜点店、咖啡店、巧克力店和餐馆中亮相。
这种跨界,让“高贵冷艳”的大牌们有了一丝平易近人的邻里氛围。例如,一个古驰包不便宜,但当你去古驰餐馆吃饭时,你只需要150元左右的午餐。这样,古驰可以实现自己的品牌创新,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同时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体验。
1921Gucci餐厅
2.家庭商店餐饮
说到在家居店用餐,我们不得不提到宜家。宜家在20世纪50年代开设了第一家餐厅,自发展以来,宜家餐厅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产品。根据公开数据,2016年宜家餐厅总收入为18亿美元,达到2016年美国第二大披萨连锁店多米诺总收入的75%。
在之前的文章中,必读书君也提到了宜家跨境用餐的相关内容。
其实对于宜家来说,餐厅的功能远不止是单纯的带动店铺的人流,增加顾客的停留时间。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餐厅健康美味的食物,向家居商店的消费者传达简单精致的生活方式。
宜家餐厅已成为商场的特色区域
3.快速时尚餐饮
作为全球五大快时尚品牌之一,MUJI于2014年末在中国大陆元阳太古里开设了首家餐厅,提供便餐和咖啡饮品。MUJI跨境餐饮业务的目的不是单纯进入餐饮市场,而是通过跨境餐饮全面覆盖日本设计文化和MUJI所承载的极其简单的生活方式,让顾客从购买行为转变为价值认同。
4.便利店餐饮
便利店如7-11、全家、罗森等开始抢占餐饮市场份额。除了出售熟食、午餐和饮料,他们还提供供暖服务,并在商店里设立用餐区。以厦门苻坚便利店为例。除了销售预包装食品,还设立了免费wifi休息区、厕所等设施。厦门苻坚连锁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莉表示,便利店是多边生态交易平台,提供各种成熟、成熟的增值服务,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
很多便利店都有用餐区
5.大型超市餐饮
2007年,第一家Eataly在意大利都灵开业,结合了超市和餐厅的属性,拉开了“超市餐饮”的序幕。Eataly对店铺的布局非常讲究,厨房就在超市旁边,既保证了食材的新鲜度,又为进货的顾客示范了如何回家做饭,一举两得。
在中国,2014年11月,永辉的第一个自营品牌“三文鱼坊”诞生,定位为“配料的体验店”。它的出现不仅充分发挥了永辉的食品加工能力优势,也大大增加了门店的体验。随后,永辉先后推出了“箱牛坊”、“小麦坊”、“博龙坊”等自营餐饮项目。今年1月,永辉在福州开了第五家格式——“超级物种”。“超级物种是未来的超市餐饮,让消费者更了解未来的生活。”永辉相关负责人解释。
可以预见,这种未来超市餐饮的新业态是基于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发展,将是体验消费发展的必然选择。
永辉第五格式——《超级物种》
跨境餐饮的特点
1.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目前,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消费者从应对生活转向享受生活,逐渐从物质追求走向精神追求。但很多餐饮业主并没有及时改变思路,认为只要做好口味,满足消费者“填饱肚子”的正义需求就可以了。相反,那些来自跨境、来自消费者的新餐饮竞争对手,可以跳出原有的思维,从上层看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也正是这种跨界融合,才能得到作为当今餐饮市场主要消费群体的90后和00后消费者的青睐。
2.竞争对手的实力变得更强
以前餐饮门槛低,几乎每个人都能做。但是现在房地产、广告、互联网的精英都想进入餐饮市场。最典型的例子应该是“我为什么辞职去卖中国汉堡,在宇宙中心五道口开店,然后在全国开“西方少爷”。
拥有互联网公司工作背景的蒙彬比普通餐饮老板更懂得如何进行网络营销和吸引受众。也许他们在实战经验上不如你,但思维绝不逊色。大量高素质创业人才进入这个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跨界餐饮人的竞争实力不容小觑
3.维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宽
在与成都火锅创始人范交流时,必读君被问及如何看待“跨界餐饮潮”。他说他的竞争对手不是更弱而是更强,他要做的更多。以前的竞争可能局限在价格、口味、营销、选址一个方面,现在你需要全方位、多维度强化你的餐厅,寻求差异化,让你在其他行业精英用“降维”攻击你的时候也能生存下来。
来自业界的反击
面对这些来势汹汹的跨境竞争对手,传统餐饮企业也主动做出改变。行业内的“跨界老司机”可以说是肯德基的。无论是炸鸡指甲油还是炸鸡形鼠标键盘,肯德基都保持着自己的定位,根据消费者喜好的变化而变化。近日,肯德基联手华为想象7推出一波“跨界营销”,不仅在手机后壳印上了“肯德基爷爷”的头像,还预装了K-Music推出线下餐厅点歌功能。每个餐饮企业实现长期“保存”的有力途径之一,就是像肯德基一样,为消费者创造惊喜,不断更新品牌。
肯德基与华为“跨境合作30年”
综上所述,与其说越来越多的品牌“跨界打劫”是为了缩小规模,打击传统餐饮业,不如说是为了增强品牌活力,适应新的消费理念而做出改变。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韩明曾明确表示:“这是一个好消息
所有食客都要及时改变心态,在你逃不掉的时候好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