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家媒体爆出重磅新闻:香草云南原生态火锅(以下简称“香草香草”),曾经新三板火锅第一直营店,全部关闭。
早在2016年3月14日,香草就在新三板上市,成为新三板第一火锅。
更出名的是,这家火锅企业一开始也是以服务出名,直接标杆就是海底捞。
这个火锅品牌短短几年经历了什么?
1.通过区分“蘑菇汤火锅”,一度成为火锅黑马
说起香草的成功,恰恰是一个品类的分化:当时北京充斥着川渝麻辣火锅和北京涮羊肉火锅,而香草则开创了云南蘑菇汤火锅的新品类,一经推出就迅速走红!
我们主要专注于云南特色的——蘑菇等原生态食材,将食材从云南空运到世界各地的店铺,力求食材的原汁原味,通过好的食材让火锅有价值的感觉。
发展势头很好的香草香草,开始了更大的目标。当时海底捞的变态服务已经是众所周知了,但是在行业内,很多企业还是想和海底捞竞争,香草就是其中之一!
在一些服务细节上,香草的要求更为详细。
比如在卫生间,负责挤洗手液,给顾客递卫生纸。海底捞是个人服务,香草香草是双人服务;
比如点香草的时候,服务员一定要耐心讲解每个锅底和小食材的配方。
……
在做好定位、产品、环境、服务、营销的前提下,香草迎来了它的巅峰时代,60多家店铺,近2000名员工处于巅峰!
2016年3月14日,香草香草在新三板上市,成为新三板第一火锅。
2.频繁打雷,上市一年后退市
落峰造极,才一年。2017年5月2日,香草宣布,由于未能在4月30日前披露2016年度报告,根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则(试行)》等相关规定,公司股份转让将于2017年5月2日起暂停。不久,香草香草申请退出新三板。
在此之前,一系列负面新闻频频爆发。
2016年12月20日,香草公司宣布,因公司股东、实际控制人郝丽丽、张旭峰未披露资本占用情况,被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发出警告函予以处罚。
公告显示,香草主要有两种违规行为:
第一,公司股东占用资金。自2016年3月14日(公司上市日)至2016年8月31日,郝丽丽、张旭峰通过无关第三方占用公司资金2215.48万元,未履行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第二,公司2016年半年报披露有误。2016年上半年,郝丽丽、张旭峰通过北京点之光餐饮有限公司占用公司资金580.48万元,但2016年半年度报告中未披露。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其实香草的业务账号并不好看。在去新三板之前,香草宣布2013年、2014年、2015年香草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403.25万元、1.33亿元、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20.48万元,-123.73万元和1503.3万元。
也就是说,根据财报,香草连续两年亏损,2015年,也就是去新三板前一年扭亏为盈。
3.公司已全部转让,加盟商已更名
有意思的是,搜索“香草”时,出现的信息最多的店,就是“点福火锅”。在品牌介绍中,该品牌自称是2009年成立的云南香草原生态火锅。2018年,品牌升级更名为“点福火锅”,之后独立运营。
媒体在采访点福火锅相关负责人时,该负责人表示,香草早在2015年就向加盟商出售了部分门店,但仍维持对加盟商的正常供应。但是,公司出现了问题。直到2017年底,香草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运营问题,使香草公司失去了资本运营的能力和动力。“因为资金链断裂,香草的中央厨房关闭,中断了对加盟商的供应。但香草没有履行与加盟商的协议,欠加盟商一些费用,所以这些加盟商想脱离香草,独立经营门店”。
同时,该负责人透露,“作为北京早期的连锁品牌,美团、大众点评等线上运营资金全部流入香草公司总部,但约有数千万资金尚未结算给独立运营的加盟商。一方面遭受资金链断裂,另一方面供应链中断,于是这些加盟商“抱团热身”成立了独立火锅品牌“点福”。
曾经标注海底捞的香草已经完全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