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乳制品肉毒杆菌污染、欧盟马肉冒充牛肉、欧盟鸡蛋氟虫腈污染等国际食品质量问题和安全事件频发的情况下,中国进口食品不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问题。”近日,主题为“新时代、新消费、新零售”的2017中国食品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综合司司长熊贤军在会上透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不仅严格控制食品进口,而且通过建设出口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增强了出口食品的质量优势。截至目前,中国出口食品和农产品累计外汇1260亿美元。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食物作为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目标。
出口食品的质量优势不断增强
熊宪军表示,作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在进口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建立了涵盖“进口前、进口中、进口后”的全程监管体系;在出口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建立了涵盖原料培育和养殖源头管理、工厂加工和出口检验检疫全过程的出口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从2007年到2008年,中国不断增长的食品和农产品出口遇到了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和兽药残留技术贸易壁垒。他们相继采取了收紧控制和提高标准暂停进口的措施,使中国的食品和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了打击。”熊贤军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抓住了国内生产方式相对粗放、基础相对薄弱的“症结”,特别是部分农药投入品不符合国际市场要求,提出“区域管理”新理念,率先在山东等省实施出口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现在,经过10年的发展,包括西藏在内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359个示范区。示范区企业近1.2万家,标准化基地335.9万公顷。2016年,示范区出口创汇324亿美元,10年增长17倍,食品和农产品出口创汇1260亿美元。
多年来,我国出口食品、农产品对外通报的不合格率连续多年保持在6 以下,山东省作为示范省,2016年实现了食品、农产品兽药残留“零通报”。
熊贤军表示,以示范区为起点,中国出口食品质量优势不断增强,品牌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下一步,国家质检总局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召开出口食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现场会,总结示范区建设经验和做法,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支持有条件的省市建设升级版示范区。
规范网络“小餐饮”经营行为
“人民的食品消费正大步迈入一个新时代。对于快速发展的在线餐饮服务,2016年中国的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已超过3500亿元,约占全球的10%
据了解,去年10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法》制定了《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今年11月,《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再次发布。
“网络食品第三方平台的食品安全责任落实还没有严格落实到位,对进入网络的食品经营者的审查还存在一些漏洞。”范学辉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和违法行为查处,促进网络食品业务健康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新时期人民群众获取食品销售的意识。
提高产品的可追溯性
农业是食品工业的基础,农产品安全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陈锦发在会上指出,当前农业生产应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释放国内农产品消费需求。
陈金发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目标。
“标准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的基础。要深入研究主要贸易国的标准设计,力争到2020年超过1万个农兽药残留标准。”陈锦发表示,要让更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了解和掌握标准,加快果蔬茶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示范场和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达标生产。
陈锦发表示,优化农产品质量供给还应增强产品的可追溯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可追溯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十三五”期间力争实现大多数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大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