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西贝旗下的轻食品牌西贝酸奶屋在上海开设第一家门店,也意味着西贝酸奶屋正式进入复制阶段。与麦香村和超级肉三明治面包相比,西贝酸奶屋似乎更加高调,复制速度也更快。
此前,北京商报记者今日报道,酸奶屋的母公司由超级中式汉堡的母公司更名而来,创始人贾也公开表示,超级中式汉堡将“维持现状,不继续发展”。自从开始第二次创业以来,西贝已经改变了许多品牌。酸奶屋这次能走多远?
西贝轻食品品牌开始复制
5月29日,西贝面条村新品牌——西贝酸奶屋正式开业。西贝酸奶屋的第一家独立商店在北京钟君世界城被选中。周围有很多写字楼和商场,人流量大。西贝酸奶屋周边的餐饮业也有很多“大牌”。除了正在装修的茶叶店,还有这两年火起来的Wagas。此外,星巴克和它正在北京悄悄地开始复制。北京商报记者今天参观了第一家西贝酸奶店,发现西贝酸奶店的产品仍然保留了西贝燕麦片村的特色,但强调酸奶。西贝酸奶屋可以为消费者提供DIY酸奶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配酸奶,然后称重支付。此外,店里还有包子、串串、沙拉等产品。在沙拉产品中,西贝创新了西贝面条村流行的面筋和燕麦面条来制作沙拉。此外,西贝酸奶屋的菜单上还有现磨咖啡、啤酒和其他饮料。
与之前的麦香村、超级肉三明治等尝试不同,西贝开始复制西贝酸奶屋,并在短短一个月内在上海开设了第一家分店。7月2日,西贝内部人士通过朋友圈宣布了这一消息。与前两次重新开始的尝试相比,西贝酸奶屋的发展显然更加高调,这也让一些业内人士猜测,北京西贝酸奶屋的第一家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是因为西贝酸奶屋的健康清淡食品标签与北京相同。
在经历了燕麦面条、麦香村和超级肉三明治面包之后,西贝又孵化出了一个新品牌。然而,西贝油棉村副总裁褚学友在北京开设第一家门店时,并未明确透露西贝酸奶屋的开业计划。当时楚学友只说如何发展西贝酸奶屋,开多少店,还需要市场反馈。
酸奶屋“替代品”超级中国汉堡
此前,在调查过程中,来自京商的记者今天发现,西贝酸奶屋的母公司不是新成立的公司,成立于2016年1月,但已经更名数次。根据天眼查发布的信息,该公司原名为“北京西贝燕麦片车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6年3月更名为“北京西贝裕迈车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7月更名为“北京麦香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11月,公司再次更名为“北京西贝于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直至今年5月。
了解公司的更名历史并不难。公司名称是根据西贝几次推出的新品牌确定的。2016年9月,西贝推出了其快餐品牌——西贝燕麦片面条。当时计划四年内开千户,但好景不长。2016年底,开业仅三个多月的西贝燕麦片面条被叫停,燕麦片面条的主品类被拒。2017年7月18日,西贝正式发布了以面条产品为主的快餐品牌麦香村,同样的目标是在全球开设10万家门店。当时,西贝表示,到2017年底将开设21家门店,并计划在三年内开设1000家门店。然而,仅运营三个月后,西贝再次宣布终止麦香村。2018年5月,西贝超级肉三明治馒头项目正式启动。同样,超级肉三明治馒头出现后,西贝stil
当时并没有明确回应超级中国汉堡是否会停止,但近日油棉村创始人贾公开证实了上述猜测,并明确表示超级中国汉堡将“维持现状”。
西贝到底在干什么?
至于利用酸奶来拓展轻食品市场,中国食品行业评论员朱表示,再次创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事实上,前两次停产并没有足够重视西贝对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新一代消费者的观察,也没有理解这一群体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此外,西贝的定位是大众消费之上、奢侈品定位之下的次高端品牌,他所面对的消费群体与目前以轻食餐厅为主的消费群体有着相对较高的重合度。另外,目前健康餐饮的需求越来越大,轻食餐厅备受关注。此时西贝在这一领域布局的几率要比前两次大。另外,在朱看来,酸奶屋虽然是一家清淡型的餐厅,但酸奶屋的独特特色也可能成为加分项,因为市面上清淡型的食品品牌和餐厅很多,同质化程度较重。这个产品特性可以让西贝酸奶屋与其他品牌的竞争有所不同。
关于西贝重新创业的消息一直层出不穷。西贝似乎并没有回避“代理品牌做不好”的问题。它仍然在重复快速孵化新品牌和复制的过程。在西贝酸奶屋第一家店开业后,西贝酸奶屋能走多远已经成为行业热点,但可以肯定的是,西贝将继续“折腾”。
对此,楚学友似乎有了相应的回应。当楚学友今天转发上海西贝酸奶屋第一家店的开业信息时,他写道:“西贝想建立一个人才生态系统,让每个员工都能在这个系统中茁壮成长。”
事实上,业内人士透露,西贝已经建立了独特的创新激励机制,不同的团队已经推出了创新方案。如果西贝认为可以尝试的话,它会尝试开店。这样做的目的是不断鼓励团队创新。虽然西贝在这个过程中会付出一定的试错成本,但是一旦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对于团队的稳定和西贝品牌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