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大众餐饮行业,“产品不差,只是好吃”逐渐成为主流观点。标准化的运营流程和可以快速复制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受到资本的青睐,去厨师成为所谓互联网餐饮的趋势。但是,厨师的作用真的削弱到这样的程度了吗?
其实对于中国传统餐饮来说,还是一锅一厨,口味依然是支撑品牌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而厨师则是把握口味的灵魂。
在职厨师提高技能,市场供给不平衡
目前,中国厨师约有1200万人,但主厨却很少。厨师本身就是一个玩技术卖手艺的群体,技术提升对于厨师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
但目前在职厨师的学习渠道很窄,基本都是网上收集碎片信息,在书店购买信息。在职厨师没有提升专业技能的平台。市场需求巨大,正好需要。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想到新东方烹饪学校。没错,新东方为大量未考上大学的孩子实现了厨师梦,但它只为餐饮白人提供入门培训。但是国内很少有3-5年经验的厨师培训平台。当然,行业内也有厨师开设的培训课程,但一般会教什么,课程不系统,技术落后;此外,市面上也有一些关于烹饪技巧的书籍,但由于更新缓慢,内容落后行业发展数年。在餐饮业,菜肴每6-12个月重复一次。成千上万厨师自我提升的巨大市场需求,与现在几乎没有玩家进入这个领域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袁菲在酒店管理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常年与厨师打交道。因为工作需要,他还为食品供应商做宣传官。这个官方名称聚集了厨师和其他餐饮从业者,自2014年运营以来,已经积累了16万粉丝。在官方数字的背景下,袁菲经常收到许多厨师提高烹饪技能的要求,来自他的反馈也让他意识到在这个领域有巨大的机会。
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袁菲在圈内用自己的资源线下走访了很多业内人士。我也在官方账号里放了一份问卷调查。在3个小时内,444人回答了问卷。
据最终统计,73%的人愿意参加带薪学习,34%的人愿意每年投资2000元以上。甚至有14.7%的人愿意花5000元。当然,8.3%的人不愿意花钱。
从厨师那里切入,穿过整个餐饮服务链
他收到的反馈使他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同时,凭着多年的经验,他也意识到互联网和传统餐饮最根本的问题是好吃,需要优秀的厨师和相对尖端的烹饪技术。厨师是餐饮的核心,是整个产业链的最佳入口。厨师在购买厨房设备、餐具、食材、厨房杂七杂八方面有绝对的话语权,因为只有厨师才知道自己做饭需要什么设备、餐具、食材。为大型酒店和餐厅服务的服务提供商基本上都在寻找厨师来推荐他们的新产品。因此,袁菲确定了自己的经营逻辑:做一个帮助厨师提升厨艺的平台,聚集厨师,然后以厨师为切入点,打通整个餐饮服务链。
因此,袁菲成立了“中国厨房协会”。基于公众号的16万粉丝,我们将为有需要的在职厨师搭建一个可靠的学习平台。他把之前的公众号改名为“中国厨房联合厨房”。官网每天推送厨师信息和特色菜的精美菜谱,头条张文的平均阅读量在1.3万到1.4万之间。这些菜谱大部分都是行业大厨完成的。与普通家常菜相比,这个食谱不再包含“切姜”、“加少许盐”等常规制作方法。如何选择高质量的配料以及如何控制烹饪
因材施教,按需定制
同时提供专业书籍、线下培训、大师作品集等多种不同层次的厨师推广方式。
专业书是针对有一定基础的在职中层厨师。很多人会质疑只读书是否真的能提高厨艺。袁菲强调,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烹饪技能基础的人来说,他们不同于小厨师,更容易通过书籍来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能。
显然,数据也支持他的观点。他通过微信官方账号卖出了三个限时食谱,每个98元,食谱的内容来自粉丝的精品分享。这三次销售,每次间隔三个月,三天销售,共售出4000多份,收入40万元,回购率超过70%。
线上线下培训是高级厨师个人包装输出的有效渠道。平台将邀请业内知名教师和团队共同打磨课程,在线或线下开设厨师班,从食材选择、温度控制、细节控制等方面传授烹饪技巧,帮助他们实现知识更新和新菜研发的突破。袁飞翔介绍,用户可以直接在平台注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平台会在学费收入中分成讲师。
最后,对于业内顶级厨师,平台会选择与他们合作,每年推出四季新菜系,分期发售。对于金字塔顶端的名厨来说,他们需要当地特产的技能作为补充,这样他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大师本身的口碑和号召力可以为平台打造更高的品牌认知度。双方的合作显然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每个行业都有金字塔顶端的人,所以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平台把那些能引领塔顶行业的人的技术转移到中间和顶端。通过我们的平台,中低级厨师可以互相学习,完成技术迭代,顶级厨师可以完成自主品牌和形象推广。”袁菲说。
袁菲认为,这些可以为平台的早期运营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另外,目前“中国厨师联盟”项目的主要利润来源是菜单销售和厨师出国中介服务。“该公司去年的收入约为62万元,有足够的资金维持运营。”
然而,袁菲的目标远远不止于此。如前所述,他想以厨师为入口,切入整个餐饮服务链。但是饭要一个一个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今年,袁菲计划的发展重点是坚持高质量内容的精准传播,最终把传播者变成传播者,为品牌的口碑贡献力量;组织线下活动。目前,中国厨房联合会在全国有20多个社区。袁菲计划今年在餐饮相对发达的城市举办10场左右的技术交流会,人数为50 -100人。希望邀请当地知名有影响力的酒店大厨参与。这些人可以辐射到他所在城市几乎80%的厨师身上,引爆品牌;瞄准酒店采购点,精准投放广告,到达酒店厨师等目标群体。
凭借创始人袁菲的经验和人脉,中国厨房联合会成功聚集了10多万名厨师。但要实现任中以厨师培训为入口,切入餐饮服务链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一切对中国厨联来说都只是开始,袁菲和他的团队需要加快奔跑,在创业的道路上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