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内阁第一助理徐阶墓在浙江湖州发现后,晚清名臣丁宝珍墓在山东济南出现。
据记者询问,6月11日中午,山东省各大媒体推送消息称,在山东电力一公司工地发现清末名臣丁宝珍墓.随后,山东多家媒体发布消息,介绍该考古遗址。
据《济南时报》微信官方账号微信消息:6月11日,丁宝珍墓地经济南考古学家确认,位于山东省电力建设第一公司岳明嘉园工程施工现场珠顺路,南侧为海德府。据了解,该遗址出土了两个头骨,一个来自丁宝珍,另一个怀疑来自丁夫人。
《济南时报》微信官方账号介绍,丁健透露,丁宝珍墓地所在的土地已经被拍卖出去,开发商在重新开发时发现了墓地,并发现了头骨等骨骼。这个墓地是一个家庭墓地,丁宝珍和他的妻子裴元葬在这里。丁健的表弟丁军,丁宝珍的第六代孙子,也准备去现场调查和挖掘。据丁军介绍,从5月26日开始,工地上零星出土了一些棺材、尸骨等东西,6月3日又发掘出了一些墓葬。
“听说施工方干脆搞了个烧香拜神的仪式。听到这件事后,我非常焦虑。9号晚上马上赶到济南。10号,我请人挖了一铲,挖了颅骨、胫骨等十几块骨头。”丁宝珍的后代丁俊说,这个墓和这些骨头是否属于丁宝珍还不完全确定,需要专业鉴定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他还表示希望祖上能睡在济南。接下来就看考古等文化部门怎么处理这件事了。如果这里的安置不妥当,贵州的石鼎后裔正在修建丁宝珍纪念馆,非常欢迎丁宝珍回国。“希望考古文化部门慎重妥善处理这件事。”丁俊说。
据山东媒体公网报道,丁宝珍(1820 -1886),生于贵州省平远县牛场镇(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清末名臣。咸丰三年(1853年),33岁的丁宝珍考中进士。此后任庶吉士、翰林院编辑、岳州、长沙知府、山东巡抚、四川巡抚。
在仕途上,丁宝珍英勇无畏,清正廉明,一生致力于报国爱民。任山东巡抚期间,两次治理黄河水患,创办山东机械制造局,山东第一家官办工业企业,创办尚志书院,山东第一家官方书店;他在担任四川巡抚的十年间,改革盐政,整顿吏治,修都江堰水利,兴办洋务抵抗外侮,成绩斐然,造福桑子,深得民心。光绪十二年(1886年),丁宝珍逝世,享年66岁。朝廷追赠太保太子,谥号“文成”,入贤良寺,在山东、四川、贵州等地建庙祭祀。
据“汪顺”微信官方账号,川菜名菜宫保鸡丁与丁宝珍有关。
丁宝珍人叫它“丁公宝”,“包公”其实是一个荣誉官衔。根据《中国历代官员词典》的解释,明清各级官员都有“虚构的头衔”。虚拟头衔最高的有“太师、少师、太傅、小太傅、太保、太子小保”等。这些封号都是封给朝鲜高官的虚拟封号,没有实际权力,所以俗称“宫封号”。咸丰以后,这些虚名不再用“某某师”,而是用“s”
宫保鸡丁是一种著名的中外传统菜肴。鲁菜川菜贵州菜都包括在内,原料和做法都不一样。这道菜的起源与鲁菜的酱油鸡和贵州菜的胡辣椒鸡有关。后来经清代山东、四川巡抚丁宝珍改良发展,形成了一道新菜,——宫保鸡丁,流传至今。这道菜也被归类为北京宫廷菜。之后宫保鸡丁也传到了国外。
宫保鸡丁是以鸡肉为主要原料,辅以花生、黄瓜、辣椒等辅料制成。红而不辣,辣而不猛,辣味浓,肉脆。因为它的辣味,鸡肉的鲜度和花生的脆度相匹配。
2018年9月,被评为“中华美食”,贵州十大经典美食,四川十大经典美食。
你知道这些名人食品的“联合钱”吗?
中国菜博大精深。其实有很多美食和这样的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轼的东坡肉,李白的太白鸭,杜甫的香鱼……这些美食流传至今,世人赞不绝口。
东坡肉
相传东坡肉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所创,最早的发源地是四川眉山。原型是徐州肉,徐州“东坡四宝”之一。
宋神宗西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任徐州刺史时,当地突然发生水灾,他和全市人民抗洪筑堤护城。人们以杀猪宰羊来感谢他们。苏轼无法拒绝。接过来后,他亲自指示家人做红烧肉,还给参加抗洪的人。吃了这种肉,人们觉得它肥而不腻,酥脆可口,一致称之为“肉换肉”。
宋哲宗元佑四年(1089年)一月,苏轼来到阔别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在太湖遭遇暴雨时,再次帮助人民渡过难关。苏轼又一次把人民送来的猪肉切成丁,用红烧。大家吃完后都很惊讶,他送的肉被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太白鸭
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随父生活在四川,25岁才离开四川。他在四川的时候,很爱吃当地的名菜卤鸭。后来,李白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被封为翰林学士。他在小时候吃过的红烧蒸鸭的基础上,为玄宗做了一个蒸肥鸭。玄宗非常欣赏,命名为“太白鸭”,延续至今。
穗
穗是四川的名菜,自唐宋以来一直流行。说起“穗”,也和中国古代诗人杜甫有关系。
年近50岁的杜甫,遇上“安史之乱”,逃往四川成都参战。相传,有一天他请了几个朋友在草堂上吟诗吟诗,他高兴到了中午。当他开始担心的时候,他看到他要吃午饭了,但是家里没有客人的食物。着急的时候,突然看到家里人从浣花溪抓来一条鱼,喜出望外。我想,请尝尝这条鱼吧!
一个朋友尝了一下,觉得鱼又酸又甜又辣,还伴有酱的味道。问起它的名字,杜甫说:“这条鱼背上有五颜六色的丝,看起来像柳叶。姑且称之为‘棘鱼’。圣人陶渊明采菊篱,弃官隐居。他被称为‘五六先生’,被称为‘五六鱼’,表示对他的仰慕。”
从此,虾虎鱼的名字就流传到了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