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兰州市物价局宣布,经兰州市政府批准,兰州市物价局拟于今年第二季度举行兰州市餐厨垃圾处置费定价听证会。这意味着2011年起兰州所有餐饮单位享受的免费餐厨垃圾处理服务将成为历史。
据兰州统计局统计,2011年兰州市餐饮业营业额达107.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8%。餐饮业已经成为兰州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餐饮业队伍的不断壮大,产生的食物垃圾量也大大增加。到目前为止,兰州只正式批准了两家从事餐厨垃圾处理的企业,即甘肃艾晨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和甘肃瑞祥环保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自2011年3月起,兰州市餐厨垃圾由甘肃艾晨公司免费收集处理。根据BOT运营模式,政府应对餐厨垃圾处理企业给予合理的财政补贴。但由于资金不足,长期免费服务使得兰州市餐厨垃圾处理企业经营困难。
兰州市物价局收费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餐厨垃圾处理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日益迫切,以及兰州大型现代餐厨垃圾资源化企业处理项目和餐厨垃圾资金处理企业的投产,制定餐厨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势在必行。
目前,北京餐饮企业倡导“包装剩饭”的一次性包装饭盒并不完全安全。昨天,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和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北京餐饮场所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餐饮企业包装好的盒饭有20%以上违规。
研究包装餐具存在许多问题
本月初,调查人员随机走访了56家餐饮场所,包括全聚德烤鸭店、湘鄂青等集团餐厅、老家肉饼、青峰包子、一品三笑等连锁餐厅、寿司店、同庆大厦等大中型餐厅,以及沙县小吃、桂林米粉等街头小店。除了峨眉酒家大慧寺店不配合调查,不填写问卷外,其他酒店都积极配合。
共收集了113个样品,包括65个透明产品、42个彩色饭盒(包括29个中国白色饭盒)、1个泡沫饭盒和5个纸碗。调查结果中发现了许多问题。
问题1
超过20%的包装餐具没有QS
根据调查,113件产品中有27件既无标称也无QS,无法从产品本身判断制造商,占总样品的24%。
“这些没有QS信息的产品肯定是非法的,大多数是不透明的饭盒,很可能有质量问题。”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进士表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对食品塑料包装、容器等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QS),餐具只有符合相关质量标准才能进入市场。
问题2
泡沫饭盒不回收
董进士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食品安全和消费安全意识的增强,纯聚丙烯材料制成的透明塑料饭盒逐渐增多。根据调查结果,113个样本中,近60%是安全透明的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回收方面,废弃的透明饭盒每公斤的回收价格一般在2元左右,而彩色饭盒(包括中华白等颜色)每公斤的回收价格只有0.6元,而泡沫塑料饭盒没有回收,造成了大量的污染。
问题3
装碗忽略了健康和安全
报道称,纸碗在庄园桥、云南渡米粉等5家酒店袋装包装。
生活中也有过把超薄塑料袋提前放在碗里的现象。”但正是这个细节完全忽视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董进士指出,大部分塑料袋使用
调查还发现,很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一次性发泡饭盒、无生产许可证的饭盒、有生产许可证但质量不合格的饭盒。如果消费者使用劣质饭盒盛放酸性、油性或高温食物,会有大量未知物质溶出。
泡沫餐具的释放跟踪
餐具制造商表示,解禁政策令人难以置信
《京华时报》3月12日报道《一次性发泡餐具解禁引争议》后,该事件也引起热议。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几家塑料制品企业的负责人表示,发泡餐具虽然本身具有节约资源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和风险。然而,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回收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这对于NDRC解禁来说实在是“不可思议”。
“如果使用合格的食品级原料,发泡餐具和非发泡餐具都是安全的。”北京某大型塑料制品企业负责人林先生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原本属于淘汰产品,因此,相关国家产品标准早已失传,目前国家政策不明确。
曾经生产发泡餐具的企业负责人谢先生说,发泡餐具进入市场,可以借鉴台湾省等地区的做法。企业出钱,政府回收,企业要缴纳相应的税费。
不过,对于内地市场来说,要借鉴这种做法,林先生表示“非常困难”。“已经淘汰14年了。说实话,解禁真的有点奇怪”。
“即使政策禁止发泡餐具,我们也不会进入这个行业。不是我们对这个行业没有信心,而是这个行业确实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林先生说,发泡餐具容易着火,引起火灾。此前,许多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制造商因毁灭性火灾或死亡而被迫关闭。
“我不同意某些协会提出的泡沫餐具是绿色产品的观点。”林先生说,泡沫餐具使用的原材料成本确实比非泡沫餐具低很多,节约了资源,但是体积大,占地面积大,物流成本也相应增加。其实它的综合成本并不比非发泡餐具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