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来餐饮的规模是5万亿市场,餐饮相关的食品零售市场是14万亿。谁能成功金矿?
2.餐饮品牌进入零售有哪些必经之路?
3.什么样的食品企业和品类适合零售?什么不合适?
餐饮的特点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复制。相关的食品零售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的铺设,迅速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因此,很多餐饮企业主都在思考:如果餐饮企业在做门店业务的同时,还能零售产品,那么这是企业应对各种成本费用竞争压力的好办法。西贝、大东和大龙一都是最好的。
什么样的食品企业可以做零售?餐饮进入零售业有哪些内在优势?以下三个案例将为您提供样本供参考。
大东:恢复教堂95%的食物质量。
高端餐饮零售之路
2015年是新零售的第一年。为了填补外卖和烹饪之间的空白,快餐、半成品食品、成品食品等多种食品业态开始抢占市场。这一趋势在2016年达到顶峰。
2017年,市场逐渐降温,部分产品和服务优秀的企业得以落户。此时,东东的在线电商品牌“东东贾岛”成立,围绕节日主题,董布朗、董志岳月饼、李东三款产品相继推出,当季销售一空。
大东东之月
年轻人经常不喜欢做饭,觉得很麻烦,但喜欢在家享受美食。针对这一需求,餐饮品牌推出了半成品食品包装,消费者可以在重新加热后食用。
但由于门槛高,成品蔬菜市场空间巨大,潜在机会很多。
在餐饮零售的初期,往往面临着质量不稳定的问题,这主要来自于产品口味的恢复。
比如大东的铁锅山药焖鲍鱼,推出前多次邀请客户品尝,最终口感和口感堪比普通食品,可以将普通食品的品质恢复95%。“这个过程比较困难,除了反复测试比例,还要考虑满足储存过程的条件。”董家总经理三川说。
大东家宴
“如果成品蔬菜在室温下储存,不会给消费者太多惊喜。目前大东的成品蔬菜都是冷冻的,保质期2-3个月。大东做好的菜,在家一分钟就能做好,上课也能吃。”
即使有这些努力,烤鸭在餐厅吃鸭皮还是很酥脆的,但是经过高温真空杀菌后,食材本身也会发生变化。
“很多消费者吃了觉得鸭肉软,鸭皮不脆。技术上来说,还处于征服阶段。烤鸭,我们还是建议上课吃。”三川告诉肖鑫。
需要技术攻克的不仅仅是烤鸭,大东的肉丁炸酱也是经过上千次的试验和研发才成功攻克的。
大东肉丁炒酱
德庄:建立强大的渠道,快速复制产品
如果去超市买火锅底料,很多顾客都会下意识的选择海底捞或者德庄,除非是四川或者重庆本地人。海底捞和德庄这两个线下店面巨大的地方,布局全国。
德庄集团副总裁兼产品营销中心总经理曾熊志告诉肖鑫,近年来,争夺调味品业务的企业越来越多。根据德庄一段时间的拍照采样记录,仅四川就有80多个包装500克的新调料品牌。
“调味品是朝阳产业,是生活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傻瓜式复合调味料的市场越来越大。”
任何行业尝试新业务都需要流程,餐饮也不例外。2006年,德庄进入超市。经过前期的零售测试,德庄以精准的打法在调味品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年销量持续两位数增长。
好的产品是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就质量而言
比如主要原料辣椒、花椒,可以追溯到产地、运输车辆、生产的底料名称,这些都是很多其他品牌望尘莫及的。
德庄研究辣标——“李氏辣度”7年,即根据火锅底料中辣椒素含量分级,用不同辣度等级的辣椒原料炒出不同“李氏辣度”的底料产品。
李的辣度可分为12度、36度、45度、52度、65度和75度。度数越高,味道越辣。
曾熊志告诉肖鑫:德庄火锅的DNA是为了质量。由于没有添加,德庄底料的烹饪时间往往较长,需要20分钟到1小时才能品尝到。
德庄毛都
梅州东坡:国际工厂生产手工风味。
单品年销售额20亿
一根香肠一天卖1.5亿块,年营业额20亿。这个梅州东坡创造的奇迹几乎无人能及。
了解了梅州的发展过程,人们就会知道,要达到这个结果并不容易:起初,梅州东坡只有三五家店的时候,每天对香肠的需求量只有180公斤。当时制作香肠的工具是菜刀、砧板、填充香肠的小工具,纯粹是手工制作,只是为了做出正宗的原味。
梅州东坡香肠
但是梅州东坡十几家店的时候,香肠日均需求量达到三四百斤,问题随之而来。随着需求的增加,加工能力会增加,香肠的质量也会参差不齐。
于是,梅州东坡香肠的迭代开始了:冻鲜,猪的各个部位都试了一遍。后来梅州部分保留了传统,模拟手工和国标生产。经过几年的不断调整和迭代,梅州香肠的质量逐渐稳定。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手工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再加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梅州东坡开始尝试与世界知名的猪肉加工食品公司Hormel合作生产。
为了保证香肠的质量,梅州东坡CEO梁迪带领团队到荷美尔的工厂演示香肠的手工制作方法,然后让机器模拟手工制作的方法。通过不断的技术交流,梅州东坡香肠的产量大大提高,质量得到了保证,甚至优于原来的手工生产。
在与荷美的合作下,梅州东坡香肠成功走出国门,开始抢占国际市场,出口到全球五个国家。
“消费者可以从电商平台、超市、商店等渠道购买,这些食品也拥有梅州东坡独特配方的知识产权。从餐饮行业到食品行业,有很大的跨界,难度相当大。
什么样的食品企业适合零售?
毕竟老板面对的是一个前途未卜的实验。在曾熊雄看来,餐饮零售企业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是要有经验丰富的交易员,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二是准备充足的资金。
三是关注R&D团队,打通技术,将新业务纳入现有管理体系。
有了这三点,有现成的生产基地最好。
什么样的品类适合零售?三川认为,首先,这个范畴必须规范。其次,标准化后的口感好于常规产品。比如酱料,由于存放时间长,变化不大,零售属性更强。
“首先,想想你想做什么,这一类是否是你擅长的。市场上是否有足够的优势和竞争力。如果只是想跟风,大家都可以,试错的成本会很大。”
边肖认为,无论使用什么方法和手段,餐饮品牌除了渠道和产品之外,还需要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背书,因此不建议初创餐饮企业涌入零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