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单品为王”和“简化菜单”则被很多食客津津乐道,以豆浆和油条闻名的永和大王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产品线:米线、面条线、炒菜桌、蒸菜桌,几乎所有常见的中式快餐品类都有涉及。永和大王北区总经理马汉清在接受《今日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单一产品为王”的战略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对于永和大王这样的全国性快餐连锁企业来说,面对不同地区的口味偏好和大量的跨地区移民,只有扩大产品线,才能降低口味门槛,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不要做单一产品,做整体产品
近两年来,来自互联网的新词,如爆款产品、单品等,被融资、估值等概念包裹,肾上腺素飙升,不断冲击传统餐饮行业。不仅出现了一些单品店,如重庆小面、桂林米粉,而且传统餐饮业也掀起了简化菜单的趋势。而永和大王却反其道而行之,不断拓展和丰富产品线。从人们的印象来看,以豆浆和油条为主的早餐店,已经演变成了各种食品、面条、炒菜桌、蒸桌、汤、甜点和饮料的快餐店。
“我们的米制品分为大众米和精米,有八九种;面条有六七种,牛肉面,猪排面,馄饨面,干混面。另外还有葱油饼,包子,包子,煎蛋,鱼丸汤.有近50个品种。”马汉清介绍道。
在马汉清看来,精简产品的想法源于日本的经验,但这一战略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是有争议的。“永和大王是全国连锁快餐品牌,华南五六十家,华东一百多家,华北八十多家。与日本不同,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品味不同,跨地区人员流动也很频繁,很难调整。因此,永和大王不会走单一的产品路线,而是会在产品上开源,扩大产品线以满足更多地域人群的口味,降低口味门槛,吸引更多消费者进店。”
全球采购更经济
与同类型的快餐店相比,永和大王的产品价格更有底气。比如12元/份的价格只是其他品牌竞争产品价格的一半左右。马汉清今天告诉《新京报》,永和王之所以能在产品价格上保持竞争力,是因为他依赖亚洲最大的快餐连锁巨头快乐蜂。
永和大王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具有桌面风味的中式快餐连锁企业。2004年和2007年,菲律宾快乐蜂集团完成了两次对永和大王100%股份的收购。快乐蜂是亚洲最大的快餐集团。近年来,它加快了在中国的市场布局。在国内拥有永和大王、红庄院、三品王、施尔果、邓恩都乐等五大餐饮品牌。
马汉清表示,其他企业只能做地区采购和国家采购,而依托快乐蜂的国际背景,永和大王在国际平台上寻求差异化价格采购。像今年国内猪肉价格暴涨,很多餐厅都减少了猪肉产品的供应,而永和大王新推出的大型面和鱼香肉丝饭都是猪肉产品,依托国际供应链和整个冷链的物流体系。
据报道,永和大王在安徽建了一个4万平方米的中心工厂,80%的产品来自这里。同时在上海、武汉、福州、北京设有4个物流配送中心,包括干仓、冰柜、冰箱,均按国际标准建造,确保4小时内直达门店。
布局社区寻找钱袋
在马汉清看来,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有两种快餐需求将会继续繁荣:一种是办公区白领的餐饮需求,另一种是社区周边的便民餐饮需求。商店
据报道,永和大王在北京有63家店铺,其中27家位于社区周边。“城市老龄化带来的居家养老问题和年轻白领的忙碌生活,使得社区周边对便捷餐饮的需求越来越高。”马汉清说,“永和大王还计划与政府分担责任,在社区周围开设更多商店,以满足社区的餐饮需求。”实际上,永和大王不仅是北京早餐工程的中标方,也是北京第一家养老餐桌定点单位。
与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交通枢纽店不同,社区店风险小,严重伤害在于量不足。马汉清坦言,快餐业的特点是薄利多销,在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承受有限的租金压力。所以我们一方面希望政府能支持社区餐饮,另一方面企业自己也要做一些调整,比如适当减少店面面积,选择产品类别。马汉清透露,北京永和大王明年将加强与外卖平台的合作,扩大门店的辐射范围,服务更多社区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