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品类轨迹决定了你的市场机会和发展潜力。选对了,事半功倍;选错了,事半功倍。
本文选取了2018年最受欢迎的四大餐饮类别。餐饮人在新的一年有机会进餐厅吗?如果有,怎么进去?
咖啡
2019年将迎来“抢位”大战
说起中国的咖啡产业,有人说2018年一定要载入史册。
传统咖啡巨头星巴克、刚成立一年却蒸蒸日上的瑞幸咖啡、勤奋的马拉松选手连咖啡、典型的全家族依托便利店咖啡代表派可咖啡、下半年突然虎视眈眈的麦咖啡、肯德基咖啡.很热闹。
第一财经商务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线下咖啡店的市场规模只有135亿元,而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上升到271亿,5年翻了一番。
同时,资本的搅局,让咖啡行业更加繁荣。
据融资信息披露,仅2018年前4个月,咖啡零吧、小咖啡、星咖啡科技、老友记喝咖啡、咖啡现在、咖啡盒、GOGO移动咖啡等7家咖啡初创企业获得融资,涉及新外卖零售、自助咖啡设备、咖啡运营平台。下半年,黑马瑞幸咖啡骑着尘土,短短半年时间就募集了两轮资金。
其中,2018年12月12日获得B系列融资2亿美元的瑞迅咖啡价值22亿美元,当地咖啡行业出现第一只“独角兽”。
尽管2018年1月至9月遭受了8.57亿元的巨额亏损,但瑞幸咖啡无意停止前进,计划在2019年新开2500家门店。甚至有媒体报道称,瑞幸正准备IPO,今年将在香港或纽约上市。
此外,其他玩家也在新的一年开始了不同细分市场的竞争:星巴克仍然专注于精品咖啡市场;连咖啡都是为了在新的一线城市开大店;派可咖啡独立于全家开独立咖啡馆;零咖啡机布局新零售市场.
加拿大知名咖啡品牌蒂姆霍顿(Tim Hortons)也有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传言,并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在中国大陆开设1500多家门店。
可以推断,2019年,中国咖啡市场将不再是一对一的挑战,而是进入“大混战”。
总体而言,中国咖啡市场仍处于相对早期阶段。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均年咖啡消费量仅占世界总量的2.4%,市场潜力巨大。
那么,2019年咖啡市场该怎么办?在采访了一些行业专家后,红饭记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回归餐饮本质,从供应链端控制产品质量;
2便利是一个机会空间。和全家的黑客咖啡一样,性价比和方便性都有很大的优势,口感也不错。没有咖啡消费习惯的人很容易买单;
3本地咖啡品牌缺席。为了让咖啡成为中国消费者的一种生活方式,进入者可能希望创造一种具有当地文化、温度和气质以及内涵的饮料,而不仅仅是“高性能”的进口产品;
咖啡是一种嗜好饮料,其购买行为不是冲动消费,而是习惯性的。在2019年咖啡市场抢占先机非常重要。
从红色食品的角度来看,虽然咖啡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但咖啡要成为一种民族饮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如何扩大咖啡市场?这取决于所有品牌之间的良性竞争和共同增长。
新市茶
顺风赚钱的机会不多,错位竞争是趋势
与进口咖啡相比,新茶作为本土产品,经过几年的发展,仍然很受欢迎。
根据美团点评的数据,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茶店数量已达41万家,一年内增长74%。根据其他数据,到2017年底,饮料店数量甚至超过了火锅,成为整个餐饮市场中最大的曲目。
然而,在去年12月红粉发布的“2018年中国餐饮品牌100强”名单中,只有四个茶品牌上榜,如Xi茶、耐雪茶、路交里和利特尔。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多数品牌的综合实力还需要加强,而一些品牌竞争力较强的品牌开始出现。
另外,从敏锐的资本可以看出,在行业竞争的后半段,资本已经有了比较理性的思考。——。
从上表可以发现,2018年上半年,茶叶品牌融资持续,2018年下半年资本市场明显收紧,只有嘎嘎鲜玉和乐乐茶两个品牌获得了超过1亿的融资。而且这两个品牌都有鲜明的特点:
Gaga的清新语言:以“新鲜的水果、茶和轻松的社交空间”为商业模式,抢占中高端消费者;
乐乐茶:借助脏茶、脏包、芋头茶等现象级产品,深入消费者记忆,成功引领时尚潮流。
或许正如gaga鲜语投资人君联资本的投资总监康怡所说,“新茶的发展速度和市场规模注定会耗尽一些头牌,注重迎合的资本不会错过这个机会,而君联资本选择gaga鲜语是基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新茶市场头腰的品牌格局初步确定,另一方面,资本越来越理性,这意味着在新茶市场重现现象级品牌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
对于那些已经进入市场的人来说,如果他们想稳定自己的市场地位,他们可能可以这样进行战略调整:
在三四线城市寻找机会。
相关数据显示,与2017年第二季度相比,2018年第二季度,一线城市的茶店关门率是开店率的两倍,高达55%;二线城市,收盘率略高于开盘率。
可见一二线城市茶叶市场容量已经饱和。与其在一线城市做一个卑微的“沉默者”,还不如沉到三四线城市积累品牌势能,等待机会爆发。
据了解,四线城市主战场顾铭2018年营业额达到25亿,未来两年将达到40亿。它的创始人王云安说:“中国的三四线城市仍然可以容纳20种古茶。”
(2)找准圈子,分层次竞争。
美国密苏里大学博士后刘月潭曾经说过,不同层次的思维,要求把现有的或者别人的思维看成一个层次,然后错开这个层次,然后不断向更深的东西靠近。
就像升级版的coco一样,上有西槎和乃雪,下有点点和蜜雪冰城。所以,品牌知道自己在哪个圈子里,这个圈子里的人是谁,自己的痛点是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产品的微创新。
相比于专注于打造一款爆款产品,关注用户的变化,洞察产品研发的“小趋势”更靠谱。比如路交巷,通过对经典产品泡茶的改进,在一个热门行业打造了“黑糖鹿丸鲜牛奶”。
从红粉的角度来看,对于那些只想跟风赚钱的人来说,新的茶叶市场机会很少,但通过错位竞争创造差异化爆炸可能是一种新的出路。
户外烧烤
突破爆炸式思维是基础,建立产品矩阵是突破策略
据统计,2016年全国烧烤店数量下降,2018年开始上升。
截至2018年6月,中国中式烧烤店数量已达29万家,创历史新高,市场份额仅次于火锅,位居行业第二。
然而,当火锅品牌已经开花结果的时候,中国的烧烤品牌却很少。
权威数据显示,在全国29万家门店中,除了几家知名品牌扩张带来的门店增加外,烧烤店的大幅增加主要是新的小品牌甚至夫妻档带来的。
那么,中国烧烤以后怎么可能像火锅一样?目前烧烤行业还存在哪些问题?2019年烧烤品牌该怎么办
烧烤品牌可能会借鉴火锅品牌的做法,通过选择认可度高的产品来创造爆款。比如,巴努的做法很巧妙,不是以海底捞的“服务主义”为标杆,而是以“产品主义”为核心,以毛都为自己的爆款产品,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记忆点。每当提起毛都,就能想到巴努。
(2)打破集中用餐时间的缺陷,建立产品矩阵。
中国烧烤行业就餐时间集中,食材和口味的地域特色明显。这些特点造就了中国烧烤地域品牌多而民族品牌少的产业格局。
品牌可以尝试添加其他特色菜品来构建产品矩阵,打破传统的单一烧烤菜品,延长运营时间,丰富用户体验。
比如木屋烧烤、很久以前的品牌都先后加入了涮肚的热菜,而毛峰烤肉串则有冷面、石锅味噌汤等特色菜。
强化宵夜和社交属性。
众所周知,烧烤店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午夜食品店。那么,在外卖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时代,烧烤品牌更应该重视和发挥自己的宵夜和社交属性,通过外卖拓展烧烤消费场景。这样的经营策略既能满足顾客对在家吃烧烤的细分需求,又能突破自己店铺的经营瓶颈。
随着资本进入中国烧烤行业,一些有竞争力的烧烤品牌,如木屋烧烤和很久以前的,成功获得了融资和技术支持,加快了烧烤品牌从地区到全国市场的发展。
但从整体环境来看,中国烧烤市场还处于非常分散的阶段,有品类,没有品牌。也许就像《红粉》的专栏作家王璐璐说的那样,“大品牌有很多可能性,烧烤,未来可能会有一个像火锅这样的品牌。”
川川香
品类更精,在低线城市还有商机
《中国餐饮报告2018》显示截至2017年底,川川香已经成为规模最大的火锅细分品类,门店达到4万家。
美团点评2018年10月发布的《2018中国火锅品类专题报告》再次展示了川香作为细分品类的强大潜力。数据显示,从2017年年中到2018年上半年,全国川香火锅店数量增长了61.5%。
这一串品类从四川、重庆崛起,迅速席卷全国,不仅占领了年轻消费者的味蕾,也吸引了大牌餐厅的进入。
川川香虽然是从火锅细分出来的小类,但从商业角度来说,川川香在食物设置和人员需求上比火锅更灵活简单,投资回报期也比火锅快。
而且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川传香的市场渗透率还不够,市场上还没有真正的老板,距离市场的巅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时,从2018年到现在,弦乐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山寨店盛行,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市场缺乏标准化。比如全国只有400多家店,而两年前发生火灾的钢管厂五区小县城,山寨店多达3000家。
另外,弦本身来自市场,带有很强的“草根”气息,导致市场上现有门店在运营中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产品难以标准化等固有缺点。
这种混乱的局面导致了许多连锁商店倒闭或面临倒闭的困境。
那么,在新的一年里,川传香品牌如何突破呢?
差异化竞争,细分轨迹在红海突破。
小县城肝串流行后,海鲜、鸭肠、牛肉等串出现在串市场,如品汇海鲜串火锅、谭鸭肠串火锅、荣成饮牛肉串专家。
同时也有一些炸串、冷锅串、干混串、油卤串等深受消费者欢迎。
在北京“串串”商家名单中,乐山油面煎串排第二,三四排串
可以发现,在大市场细分赛马场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渠道下沉,量从二三四线城市开始。
2016年,弦线在成都呈现29%的快速增长;2017年,弦开始走出区域,迅速蔓延到北方四大一线城市广州、深圳;2018年,大部分品牌选择在一线城市继续培育。
路边麻辣烫创始人郭一凡曾经说过:“在整个市场扩张中,琴弦通常是从大城市辐射到小城市的。尤其是省会以下的城市,串香的形式还是很清新的。”
当一线城市高度饱和时,二线城市的市场空缺可能成为新进入者的宝库。
从红粉的角度来说,对于一串品牌来说,不如进行差异化的创新和竞争,或者抢占中低端城市的空白市场。最重要的是先沉淀自己,研究产品、营销、管理制度等。巩固他们的市场地位。
就像钢管厂的上述五个区一样,品牌负责人告诉红粉:“经过一年的快速发展,2019年,我们将继续提升品牌形象,巩固品牌质量。最重要的是严格控制加盟商。”
标签
《红粉》专栏作家余曾说,餐饮经营品类的选择有三大禁忌,其中紧跟流行品类的潮流,不断地追风就是其中之一。
他认为,很多人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就开始动摇,想换个品类。有的人甚至把自己的强势品类变成弱势品类,有的人就是想跟风品类赚快钱。
但是,这种“赶”,结果大多是“赶散”。
其实市场上并不缺乏好的品类,更多的是基于餐饮本质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