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15日,全聚德股价收于21.56元/股,较停牌前的17元上涨26.82%。与14.03元/股的增发价格相比,尚未获得股票的两大潜在股东IDG资本(香港)和中国住宿集团的投资回报率达到53.67%。
最近全聚德(002186。深交所)在非公开发行计划发布后迎来了一波价格上涨。截至10月15日收盘,股价已从停牌前的17元飙升至21.56元/股,涨幅26.82%。为什么全聚德在政府限制三工消费,餐饮公司业绩普遍低迷的背景下逆潮流而动扩大门店数量和装修?上半年业绩同比下降30%以上。是什么支撑了全聚德的股价上涨?
10月13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了追加发行项目之一全聚德产地店——的前店,看到全聚德烤鸭受顾客欢迎,主楼一号就餐地点难觅的场景,深刻感受到增加就餐地点的必要性。然而,在2008年奥运会之前,全聚德前门商店已经完成了门面的翻新和翻新,因此有必要在这一期中再次这样做。
在寒冷的冬天,这个行业逆着这种趋势发展
潜在股东受益匪浅
随着中央对三大公用事业消费限制的积极实施,酿酒、餐饮等行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高端餐饮成为亏损的“重灾区”。中国烹饪协会的报告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行业亏损20%,60%的企业利润大幅下降,部分企业降幅超过300%。其中,我国大中型餐饮企业数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从餐饮上市公司来看,全聚德201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6.52%,净利润同比下降31.45%,接待客流同比下降8.47%。预计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滑10%-40%。湖南湖北发布的2013年中期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38%,净利润亏损2.2亿元。上半年,稍微好一点的小南国营收6.775亿元,同比增长6.6%,但净利润几乎减半,同比下降43.3%。
多项数据显示,餐饮业已经告别高速增长阶段,甚至正在进入行业的“寒冬”。全聚德的增发和逆势扩张门店数量也令市场大跌眼镜。
10月11日,停牌近三个月的全聚德发布固定计划,称计划以每股14.03元的价格向IDG资本(香港)和朱华酒店集团发行不超过2495万股的股份(其中IDG资本认购约1782万股)。拟融资约3.5亿元投资全聚德三元金星熟食车间建设项目、仿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央厨房建设项目、前门店二期。
计划发布当天全聚德股价立即上涨,10月11日上涨6.47%,随后两个交易日分别上涨10%和8.29%,位居涨幅前列。截至10月15日收盘,全聚德股价收于21.56元/股,较停牌前的17元上涨26.82%。如果以目前的股价与14.03元/股的增发价格相比,两个尚未拿到股份的潜在股东的投资收益率已经达到53.67%。
店面非常热
装修没必要?
在全聚德此次定增的计划中,前门店二期建设项目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根据增发计划,前门店二期项目计划投资6591.89万元,用于新建一栋1810平方米的附属建筑,新建两个连接附属建筑与主楼的过街通道,改造主楼单间,修缮主楼单间
10月13日,记者走访了全聚德前门店。因为是周末,也是吃饭时间,全聚德的前店异常火爆,整个大厅都是等着吃饭的顾客。前台工作人员说不仅没有空座,连候车号都发出去了。想吃饭,只能第二天早点来领号。
记者走访前门店主楼时发现,两层装修普遍较新,主楼立面无明显损坏,需进行修缮。全聚德前店的一位经理也表示,他没有听说该店准备装修,一直到12月底才接受预订。
10月14日,全聚德证券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确实有所下滑,并不理想。但公司增发并不是单纯为了扩大门店数量和装修。增发方案中已经说明了增发的必要性和相关风险,其他不方便多说。
广州市质监局公布了9种食品的抽检结果
昨天,广州市质监局公布了饮料、肉制品等9种食品的抽检结果。凤凰山饮用水等十八批饮料不合格,主要是菌落总数超标,严重超标近千倍。此外,广州三才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卤鸡中翅等4批肉制品不合格,因大肠菌群、霉菌等项目被评定为不合格。
有饮用水菌落超过标准近千倍
饮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昨天,广州质监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饮用水是“重灾区”。质监部门对164家饮料企业的239批产品进行抽检,发现有18批不合格,鹿苑山泉等品牌的多批饮用水不合格。
记者从广州质监了解到,这次抽检的不合格产品菌落总数超标,很多饮用水超标100到900倍。其中凤凰山饮用天然纯净水菌落总数超过980倍,另一座雾灵山饮用纯净水菌落总数也超过475倍。据专家介绍,菌落总数作为食品污染的常见指示菌,用于判断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和卫生质量,反映食品是否符合卫生要求。菌落计数不合格可引起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
四批肉制品大肠菌群超标
记者获悉,在广州市肉制品抽检中,共抽检59家企业生产的71批样品,经检验发现4批不合格,不合格品检出率为5.6%,所有不合格品均为大肠菌群超标。
其中,广州一日三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卤鸡中翅大肠菌群的测定值为2400 MPN/100克,标准值应不超过150 pn/100克,超标高达15倍。此外,广州市荔湾区黄济食品加工厂生产的炸鸡和广州市海珠区皇家餐厅的红烧肉手也因大肠菌群超标而失败。
据相关专家介绍,大肠菌群是食品污染的微生物指标。大肠菌群的来源与肠道致病菌相同,所以食物中大肠菌群越多,间接表明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可能引起肠道疾病。
昨晚,贵州茅台发布了白酒上市公司第一季度业绩。数据显示,贵州茅台本季度实现净利润约38亿元,增速为三年低点。今年前9个月,贵州茅台净利润增长6.24%,由于经销商预付货款减少,预收账款大幅减少60%以上。此前,酒鬼酒、方水晶等白酒企业
此外,半年报讨论的“吸收存款、同业存款”巨款,期末没有增加,维持在32.12亿元。这笔费用被一些媒体怀疑是粉饰业绩。茅台解释是贵州茅台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吸收会员单位存款。
第三季度报告还显示,贵州茅台的股东在该季度大幅增加,从半年度报告中的5.3万元增加到7.5万户,期间中粮集团的持股比例从0.54%略微增加到0.55%。但一度持股高达0.85%的广发巨丰基金退出前十大股东。
昨晚,酒类和葡萄酒生产商皇太酒业(000995)的文字记录也证实了“人生不易”。第三季度,公司扭亏为盈,亏损高达2600万元,原因是白酒收入下降,并拨备2339.67万元用于贷款诉讼。
白酒企业第三季度的业绩有望下降
此前,宣布白酒行业第三季度业绩预测的企业都在哀悼。九桂酒(000799)预测1-9月业绩大幅下滑,净利润预计下降95%~96%。帝亚吉欧控股的外国股东方水晶(600799)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0% ~ 90%,而去年同期可盈利3.17亿元。
“目前白酒表现在历史上比较惨淡,今年的白酒生活谁都不好过。很多同行要靠预收款才能盈利,第四季度行业也不会乐观。”昨晚,某白酒上市公司一线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分析:
行业冷
影响性能
对于业绩的日益下滑,这些葡萄酒公司将其归咎于行业问题。九桂酒表示,由于市场因素,白酒行业进入调整期。方水晶的分析更直接,指出宏观经济和相关政策抑制了白酒销售,行业供大于求。同时,为了增加产品推广和宣传,白酒的销售成本并没有大幅降低,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
“另外,政策不利于白酒企业。预计下个月央视举办的2014年广告招标会上,白酒行业将更加谨慎。”上述人士表示,根据安排,央视将于11月8日进行招标,他预测,许多白酒企业可能会从争夺“竞价资源”转向抢占广告代理商的“订阅资源”。但与此同时,白酒大佬们可能还是会为了争夺“历史地位”而在央视维持更高的宣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