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GIIS2018中国餐饮服务与零售领袖峰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是“解构新餐饮”。青峰餐饮、梅州东坡、嘉禾一品、中美联、新希望六和等知名企业以及众多餐饮从业者共同探讨2018年餐饮大趋势。
嘉禾一品董事长刘晶晶在《用期货思维构建餐饮未来》发表主旨演讲。刘晶晶演讲的核心观点是:
1.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无论是通过自我改造还是通过革命,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的颠覆作用。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还要看到如何利用市场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2.随着新兴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互联网巨头进入餐饮行业,面对这些更强的竞争对手,不要恐慌,做好自己,巩固核心竞争力,市场就是你的。
3.餐饮业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好的载体,可以互相融合,互相增值。未来的企业应该从自营转向共享,从交易转向授权。
以下是刘晶晶讲话的全文:
二十年前,我也是中国第一个女性期货基金交易员。虽然这几年一直在做餐饮,但一直以期货的经验来认识这个市场。大家可能都知道,期货的风险是股票的10倍,是一个有一个优势,十个优势的业务,更重要的是宏观经济层面和微观数据的分析。
第一,中国餐饮业潜力巨大
今天,我们的餐饮业也需要更多的数据。今天我先从数据上分析一下我国餐饮业市场的宏观基本面。
2017年,中国GDP达到82.7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远超日本,是日本的2.5倍。超越排名第一的美国指日可待。餐饮所在的第三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的第一位,占42.7%,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8.8%。去年,餐饮业实现产值3.96万亿元,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5%,保持10.7%的增长速度,有效带动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工业,包括营销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限额以上餐饮企业达到970万家,占餐饮业的24.6%。餐饮业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我们希望通过不断跟踪新技术,跟上新的消费需求,取得更大的进步。去年增长最快的是网上外卖,超过2000亿元。今年将分别增长20%和30%。
我们的消费者,在座的各位应该都很清楚。我们为谁服务,谁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如何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个数据必须是大家都知道的。2017年,全国人口将达到13.9亿,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基础,我们的市场潜力是无限的。16-65岁的主要消费者有9.84亿,有消费能力,需要外出吃饭。城市人口和流动人口基本在10亿左右,其中消费升级需求最强的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这是一个跨越式的重要变化。
恩格尔系数是指人均消费的食物在消费中所占的比例,现在正逐年下降到28.6%,表明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裕,他们希望更好地体验生活,吃得更好、更健康、更富有。全年每个中国人人均餐饮消费4870元,那么每个企业获得了多少份额?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数据显示,中国餐饮业整体市场过去以10.7%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有可能超过5万亿。总之餐饮永远是我们刚刚需要的市场,我们选择了一个让我们骄傲的行业。
二、2017年餐饮业的机遇与挑战
怎样才能更好的分享市场红利?如何理性看待当前市场变化?
简要回顾2017年餐饮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餐饮品牌遭遇中年危机。近年来一些餐饮企业已经奄奄一息,一些优质品牌现在已经能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问题在于品牌迭代是否与时俱进,是否在口号、形象、菜品等方面更好地迎合了90后、90后消费者的变化。
餐饮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吸引着众多跨境巨头和年轻企业家在中原竞争。现在很多年轻创业者不仅学历高,见识广,而且一上来就有资本的加持。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消费者的主流,是更懂得自己想要什么的年轻人。这类年轻创业者的竞争力不容小觑。对于我们在市场上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品牌,企业要不断了解消费者的新需求,才能让我们保持在最前沿。
2016年收到投资32家,2017年收到投资36家,同比增长12.5%。网络名人可能一时流行,但成功的也是小何,失败的也是小何。如果不注重口感,或者有食品安全问题,传播也很大。所以做好自己的产品和运营也很重要。只有达到平衡,品牌才能继续受欢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你想管理你的企业,舆情,危机公关,或者你的解决方案,你能及时应对是非常重要的。最根本的是把基本功做好。
商场,商场的餐饮比例越来越大,商场的餐饮企业也有自知之明。因为现在开的商场越来越多,从2000年开始以17.6%的复合速度增长。2016年有100多家商场,2017年有500多家商场,原来的一线商场变成了三流。面对消费者的变化,这也是我国餐饮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餐饮营销方式从微博、微信翻新到现在的颤音,但微观程度越来越低。我们做什么呢
一方面,能够和客户面对面,是线下企业最大的优势。很多网络公司需要通过我们购买流量,帮他们吸粉。我们用好自己的粉丝了吗?你对每天来我们店的顾客服务好吗,印象深刻吗?随着出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在中原竞争,有更先进的理念值得我们认同。去年跨界很流行,不仅大数据,人工智能,还有各种新的箱马方式。面对这些更强的竞争对手,首先不要慌张,做好自己。只要你的核心竞争力巩固了,市场就是你的。
三、2018年,餐饮人会如何应对?
我们应该对市场的变化采取行动。去年有很好的增长,但也有停滞和倒退。原因是什么?
首先要看清楚,从未来看现在。我们不是在讨论我今天应该做什么。今年该怎么办?我们至少应该看看3、5年后的未来规划是怎样的。消费者的主流是什么?消费者更关心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要不断看到餐饮发展的变化。2018年,强IP创新的模式越来越流行,IP可以带来溢价。现在很多主题餐厅和火车皮餐厅都有非常大的客户流量,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多品类操作不仅需要一款能引爆市场的单一产品,还需要一款爆炸衍生的同品类产品,或者更精细的升级。这些都是未来生存的好方法。
粉丝经济,这个粉丝不是付费的僵尸粉丝,而是更在乎你和粉丝真实互动的忠实粉丝。只有你交心,了解他的真实需求,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所以和粉丝互动是最直接找到增长点的方式。
从线上到线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过去常常在网上外卖,从网上到网下获得了新的销售渠道。现在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通过JD.COM和天猫销售成品、配料和特产。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在网上与消费者进行更多的交流,掌握店铺客户的满意度,获得更多的关注,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你的运营。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软实力越来越重要,不仅仅是店铺环境和菜品的创新,更是一种精神交流和生活方式的重塑。我们通过菜肴与消费者互动。最重要的是利用思想,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他们产生共鸣。包括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各行各业都有很大的颠覆作用,餐饮行业需要充分利用这些技术。也许原有的经验会成为现在发展的制约,但我们必须改造自己的生活,要么通过自我改造,要么通过革命。微信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改变了原来的QQ生活;众所周知,特斯拉的电动车很不错。保时捷研究发动机已经有100多年了。特斯拉上来不需要。我是电动车。你原本的优势今天在弯道被别人直接超越了。我们不仅要关注自己,还要看到如何利用市场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现在餐饮信息化的方式有很多种,这里列举几种,收银系统,点餐系统,排队等等。这些都是基本建设,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得到数据后,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企业?如何利用我们的数据来指导我们的运营?比如我们的微信点餐、打包、就餐、外卖、会员积分是基本功能,包括报表统计、营销系统、店铺管理。通过报表统计,我们知道我们有哪些暴涨,通过营销体系,我们知道会员的消费顾虑发生了哪些变化,包括管理是否到位,亏损是否正常。现在市场提供免费软件,需要看是否真的有用,更多的是这个系统的功能是否实现。不仅是这个流量被定向到了别人的平台上,我更需要知道这个后台数据是否可以和会员互动。
嘉禾一品在2004年成立时采用了新技术。我们和微信合作订餐。我们的粉丝大概前10年只有60多万,去年增加了81万。粉丝回购率30%,会员储值卡销量增长20%,效果显著。
目前很多企业从HR到维护监督都有很多支持部门,已经成为一笔非常大的成本。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渐进式改革,原则上把所有物流系统外包给第三方服务。我自己不支持这些人,根据结果对第三方服务收费。我们使用维护系统,该系统为每台设备建立档案,包括设备维护管理、存储设备维护和归档模块。我们的后台系统非常清晰,维护效果可视化。我们用手机下单,两小时内回复。到店后可以看到保养前后非常清晰的对比。所以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技术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应用这些新技术,我们就能真正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未来,企业之间的合作和分享将更加重要,从自营到分享我们整个行业的红利。比如共享仓储物流,可以大大降低你的物流成本;共享中央厨房处理,把后台的重活交给第三方,让前台的品牌特色更好。
对于餐厅来说,无论是菜品还是环境都更注重面值,体现了年轻人的心态,让年轻的粉丝帮你选择和做出更符合他们消费心理的决策。还有就是餐饮零售。现在很多零售店都做餐饮,餐饮销售额达到五六成。为什么我们的餐厅不做零售?每家店都可以设立零售专柜,包括具有第三方特色的食品,比如介绍一些电子产品在我们店销售,这样在主营餐饮业务之外获得更大的利润。
总之,在我们目前的所有运营中,我们必须不断地将过去的经验与现在的新技术和新概念相结合。未来餐饮是一个无国界的市场。你觉得是餐厅、体验店还是主题店?其实谁也说不准未来。它没有边界。餐饮业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好的载体,可以互相融合,互相增值。未来,企业应该从自营转向共享,从交易转向赋权。让我们一起赢,一起分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