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9日9: 20,湖北省天门市。
鲁豫广场传来的香味,勾起了人们的食欲。成千上万的食客来到这里只有一个目的——在2013年湖北天门台湾省饮食文化周期间大吃一顿。
天门传统小吃、台湾省特色小吃等来自祖国南北的美食汇聚于此。
2013湖北(天门)台湾省美食文化周于11月8日至14日在天门举行,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台湾省事务办公室和湖北省天门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此次美食文化周是2013年湖北省与台湾的重点交流项目之一,旨在促进两岸美食文化交流,促进两地经济合作与发展。美食文化周的主题是“遇见陆羽故里,品味两岸美食”。活动期间,组织了“不出去品尝台湾省美食”、“海峡两岸同胞共享天门蒸美食”等活动,以及两岸美食文化高峰论坛、两岸美食展、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参观、两地民间艺术交流演出等文化活动。
推出当天,天门市鲁豫广场非常热闹,台湾省美食、国内其他省市地方小吃、天门地方小吃等展区人头攒动。台湾省美食如蚵仔煎、大肠裹小肠、凤梨酥,还有地方小吃如黄坛米粉、甘怡锅盔、月口黄场饼、江场干香等。让人目瞪口呆,许多品尝和购买的人在摊位前排队。
在“世界蒸笼”前品尝热腾腾的蒸菜,台湾省商家对天门蒸菜的健康、美味和高超的烹饪技巧赞不绝口。
湖北天门,素有棉花之乡、华侨之乡、文化之乡之称,也是著名的“中国蒸菜之乡”。创造了蒸、粉蒸、罐头蒸、蒸、密封蒸、扣式蒸、干蒸、模压蒸等“蒸菜九术”,形成了“蒸为上品”的饮食特色。同日,直径2.8米、高1.5米、重约300公斤的“天下蒸笼”在鲁豫广场再次开启。参加美食文化周的台湾省嘉宾和天门市民品尝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蒸菜。
天门市民吴女士说,在台湾省食品展区,她喝雪梨汤,吃大肠、小肠等小吃。味道真的很好!
天门市委书记柯军表示,此次在湖北天门举办的台湾省美食文化周,不仅是两地美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交流,更是以美食为媒介,牵手天门山与阿里山的友谊,必将开启两地文化交流和经贸合作的新篇章。
天门市市长吴进表示,此次活动为天门进一步深化与台湾的经贸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平台和新的桥梁。
城市的巨大变化让人流连忘返。
天门和台湾省都以当地美食闻名。然而,许多细心的外国游客发现,他们面前的天门已经脱胎换骨了。
逛西湖公园,欣赏东湖的夜景……到处都是很多人拿出相机,在城市里留下自己的身影。
在中国(天门)棉花交易中心,台湾省商人认真听导游讲解。在这里,人们似乎读出了天门作为棉花名镇,把“百里棉花镇”建设成中国“棉花之都”的生动做法。
在天门纺织机械的一排排现代化工厂前,台商们小心翼翼地参观着。在许多依靠工业发展业务的商人眼里,天门人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把自己做大做强。
坚持工业兴国,坚持艰苦创业,再一次拉近了两地的距离。
美食之旅收获颇丰
8日下午,来自两地的商人和专家仍在努力感受美食和城市环境
很多专家说,台湾省的食品工业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善于将当地的饮食文化与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相融合,天门的食品会有很大的成就。
在论坛上,天门与台湾省高雄市食品协会签署合作协议,将此议案付诸实践。双方决定加强两地合作,定期组织两地相关行业交流学习。
与此同时,粮食周经贸签约会取得丰硕成果。会议签署了4项台资项目协议和15项内资项目协议,总投资62.8亿元。
近日,首个面向中国餐饮行业推出的“2013餐饮安全优秀案例评选”正式启动。本次评选活动由联合利华食品策划与中国食品安全报联合开展,将评选出20个“2013年食品安全优秀案例奖”。
从2011年底开始,联合利华食品规划在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启动了“全国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培训”项目。本次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的目的是加强行业内的交流和借鉴,展示餐饮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餐饮安全涉及到餐厅运营的方方面面,从采购到生产,每一个运营过程中的安全都会影响到菜肴的最终质量。作为餐饮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联合利华的餐饮规划将“人、机、料、环、法”五个重要的餐后管理环节整合到餐厅的日常工作和食品安全管理模式中,帮助厨师有效开展食品安全管理。联合利华食品规划中国总裁陈艺兴表示:“每年都举办优秀餐饮安全案例评选,希望搭建一个展示和分享餐饮安全经验的平台。”中国食品安全报负责人朱昌学表示,为了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和一大批负责任的企业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然而,如何有效提高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仍然是餐饮行业员工面临的一大挑战。食品安全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