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全聚德(002186)宣布最近收到其股东IDG资本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简称IDG)的《减持方案通知》。IDG持有全聚德1736.9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3%。因资金安排需要,拟从公告披露日起,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等方式减持全聚德全部股份。
记者注意到,这不是IDG第一次打算清空仓库。早在2018年1月31日,全聚德当晚就宣布,当时持股5.87%的股东IDG资本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等方式,从2月7日至8月6日减持1810.2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87%。
然而,IDG未能如期减持,全聚德同期仅减持73.31万股,占总股本的0.24%。平均降价幅度在13.64元到14.33元之间。
作为首家进入中国的国际风险投资基金,IDG以科技和互联网为主,投资腾讯、百度等知名公司,成效显著。对于a股市场,IDG也多次出现在次新股东名单上,如吉比特、致诚迈科技、朗信科技等。此外,还投资了锐捷,签下了洪交易所。
但在餐饮领域,IDG并没有太多涉足,只是在a股市场通过2014年的固定收益进入全聚德。2014年7月,全聚德完成固定增资,以13.81元/股发行2534.4万股,募集资金3.5亿元。其中,IDG认缴1810.28万股,朱华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认缴724.11万股。三年后的2017年7月17日,这两大股东的相关股份被解禁。然而,当IDG两次提议减持时,中国人寿仍持有全聚德的股份。
2017年7月解禁涨股时,全聚德股价还在18元以上,10月一度超过20元。之后随着市场走弱,全聚德的股价也一步步下跌。截至2018年11月22日,全聚德以人民币12.46元收盘。考虑到全聚德连续多年分红,IDG参与固定加价的成本价13.81元目前为12.9元。与收盘价相比,IDG的账面目前可能仍有轻微的浮亏。
2015年和2016年,全聚德净利润增速保持在个位数,2017年甚至小幅下降2.57%。2018年前三季度,全聚德实现营收13.63亿元,同比下降1.49%;净利润1.29亿元,同比下降3.81%。
目前全聚德已经预测2018年全年净利润将在1.16亿元至1.56亿元之间变动,与2017年的1.36亿元相差不大。作为传统的“老字号”品牌,全聚德的毛利率依然在60%以上,但很难去思考如何体现其利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