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行业正在进行新的尝试:咖啡/茶和葡萄酒的结合。
星巴克、西茶、耐雪相继推出酒精饮料,供应商也在期待这一新的市场增量。
咖啡、茶、酒趋于融合,是顺应创意枯竭的趋势,还是弥补消费缺口,增加利润。消费者真的需要吗?
这一次,充满了不确定性。
咖啡和茶集体喝,跟风
近日,西卡与百加得签署合作计划,百加得将在全国范围内提供5个区域仓库,为西卡提供货源保障。据业内人士透露,西茶新开发的酒精茶将于今年夏天在全国上市。
基于此,我们可以猜测,2018年9月在黑金实验室由希查推出的“春夏秋冬”系列,将不再是成都独有的。
2019年1月,奈雪茶也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BlaBlaBar店,被亲切地称为“奈雪的小酒馆”。
据了解,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位居国内国外烈酒销售前列的百加得平均每月为全国茶咖啡行业提供8000瓶葡萄酒。每瓶容量750ml,供应量达到6000L,足够40多万饮料。
咖啡界很早就尝试“喝”了:
2017年12月,星巴克在上海烘焙坊尝试咖啡和葡萄酒的组合。半年后,北京开的旗舰店又增加了新品种的含酒精咖啡饮料;
2018年5月,互联网咖啡品牌甚至推出了一系列鸡尾酒咖啡饮品;
据业内人士透露,肯德基的K COFFEE也有几款正在开发的含酒精的咖啡饮料。
在头牌通过“酒精”刺激市场神经而引起关注后,一些茶/咖啡结合葡萄酒的品牌也进入了大众视野。
2017年,南京汴京茶寮将日本酒引入茶类产品,五十度浓茶配酒和绍兴女儿红葡萄酒巧克力冰淇淋大受欢迎。
2017年8月,第一家微醺茶店在上海向阳南路开业。经过一年半的时间,该品牌已经以直销和合作的形式开设了近30家分店。
2017年12月,在线名人胡辛束也在北京推出了两款特殊的酒精茶。
2019年,咖啡、茶和葡萄酒作为三大饮料类别,呈现出明显的整合趋势。预测“茶与酒”的结合会盛行,是跟风,还是有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饮料和酒真的能增加话题和利润吗?
追根溯源,我们来明确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咖啡和茶叶品牌会爱上葡萄酒?至少有三个原因:
1.激发新话题
不久前,西茶在郑州标志性商业区国茂360开了第二家店。在“买一送一”的宣传下,排队三个小时的神话都没有了。三个多月前开的第一家郑州店已经基本恢复正常营业水平。
新茶产业正在进入稳定运行状态,走向日常生活。
百加得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的茶叶市场已经饱和,消费者对现有的果茶系列已经感到厌倦,茶叶迫切需要新的物质和新的口味。
茶和酒,一种创新的玩法,足以令人兴奋地创造一个话题来吸引消费市场的注意力。
2.弥补消费差距
微醺茶创始人黄表示,微醺茶品牌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它满足了25-35岁城市女性对茶的新消费需求。相比以年轻女性消费为主的奶茶,酒精茶的受众更广。
百加得相关负责人也认为,酒精饮料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茶和咖啡留下的差距。
“茶适合所有时间段,但缺乏足够的刺激;咖啡可以提神,但受时间限制;消费者晚上的消费欲望不强,酒精茶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他预测下午2 ~ 4点和8 ~ 10点将成为低醇醇茶的消费高峰。
据黄介绍,微醺产品的回购率高达30 ~ 40%。最受欢迎的酒精茶饮料定价28元/杯,单店日出杯数超过100杯。
可见消费者对饮料和葡萄酒的产品组合有一定的市场预期。
3.提高利润率
此外,酒精茶的引入,也能为品牌带来涨价空间。
以现有的果茶系列为例,35元一杯已经基本达到价格上限,添加酒精作为创意产品可以增加价格空间。
“目前业内普遍做法是加15 ~ 20 ml酒,成本1 ~ 2元左右,但可以提高5元左右的调价空间。”百家乐相关负责人表示。
标签
微醺的茶会在夏天到来之前配上几款时令水果和茶酒,店会在五六月份开到南京。
巴卡第预测,未来六个月,国内茶叶品牌对葡萄酒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
一方面,积极推广品牌和供应方;另一方面,在类别增长中有明显的痛点。
酒精饮料能否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还是会像其他新产品一样昙花一现?还是行业寻求突破时的大胆尝试?
你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