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日常拼完之后,新的小程序——小红杯又上线了。
小红杯是咖啡外卖平台,和连咖啡都差不多。小红杯采用微仓的形式,通过物流配送给消费者。目前,小红杯仅在北京一个城市推出,已在望京北站、亮马桥站、金台路站、少药居站、上地东站、清华站、NPC站等29家门店推出。
毫无疑问,咖啡新零售是过去一两年最热门的方向。在此之前,瑞幸咖啡声称要把10亿元烧进咖啡新零售,之后,连咖啡都在去年的B系列融资中获得了1亿元,西茶、耐雪茶等一些茶品牌纷纷推出咖啡饮品。于是,一直强调店铺体验和第三空间的星巴克,不得不与饿了么合作,开一家配送服务。
但是,咖啡店不是好生意。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约有10万家店铺,净成交率为14%。今年年初,连咖啡都宣布要调整门店,以迎接寒冬。
虽然这个市场似乎并不乐观,但大男人们对咖啡的热爱和创业的热情有增无减。
不,这一次,是“早期采用者”的时候了。
上表瑞幸咖啡
打开小红杯的小程序,主页横幅上不断介绍它的咖啡。其中,有两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一种是100%使用上等阿拉比卡咖啡豆;另一种是为了避免第三空间和名人代言的成本,只是为了恢复一杯咖啡的真实价格。
显然,这种反对瑞迅咖啡的宣传。此前,瑞幸咖啡与汤唯、张震高调签约担任形象代言人,并在分众传媒大规模做广告;此外,2019年初的大规模开店是高调宣布2019年将新开2500家门店,门店总数达到4500家;另外,在瑞幸咖啡的推广中,一直强调使用阿拉比卡咖啡豆作为其品质平台。
小红杯的传播语言,即阿拉比卡、代言人、店铺,对应的是之前瑞星咖啡的传播语言。
具体来说,在价格上,小红杯的咖啡确实和瑞幸咖啡一样便宜:经典现磨美式咖啡目前的穗价仅为7.9元,现磨拿铁和卡布奇诺的穗价仅为8.9元;瑞幸咖啡同样的咖啡价格分别是:21元、24元、24元。价格还不到瑞迅咖啡的一半。
此前,瑞幸咖啡一直与星巴克同流合污,无论是门店数量还是价格战,都与星巴克有着深深的联系。这一次,瑞幸咖啡在交流中被小红杯“束缚”了。不知道瑞星咖啡心里是什么滋味。
至于为什么会进入咖啡市场,Daily Fresh回应说是基于Daily Fresh的仓前模式的配送优势,咖啡马上就被消费了。
本质是以低价获得客户
小红杯不是单纯的卖咖啡。
通过小红杯的小程序,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咖啡,还有新鲜的水果、面包、零食、饮料等等。有趣的是,小红杯水果的基本定价单位是一盒还是一盒。
显然,小红杯咖啡的定位更倾向于餐饮咖啡——的功能,即搭配清淡食物,作为餐饮饮品或餐后饮品。除了目前的品类,这一点也可以通过它的配送价格来证明:小红杯的免费配送费最低金额为29元,需要4杯以上的纯咖啡,也可以搭配其他品类,如水果、清淡食品、零食、饮料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红杯并不是单纯针对咖啡,或者说是咖啡领域的深度栽培。更像是,早午餐代餐,下午茶等。在——办公室。咖啡作为许多白领的高频和急需饮料之一,对小红杯的其他类别起到了分流作用。
不仅如此,咖啡也是一种很好的转移注意力和吸引顾客的手段。目前无论是移动app、微信官方账号还是小程序,获取客户的成本都在不断上升,尤其是APP端,获取客户注册和投放的成本
咖啡已经成为吸引顾客的廉价方式。按照咖啡的成本,纯咖啡豆和包装的成本一般在1~2元/杯左右,配送成本一般在5~7元左右。即使用户不购买其他相关产品,目前咖啡的定价也能覆盖咖啡和配送的成本。
从人群的角度来看,咖啡匹配的是优秀、新鲜的日常核心用户群体。《每日游仙》是城市白领上门平台。核心消费者是城市白领。典型场景有两种:办公和家庭消费。
此前,日常新鲜食品更多地集中在家庭消费,如水果、肉类、家禽和鸡蛋;从去年开始,办公室场景就被视为便利购买、日常拼写等新业务的重要场景。如今的小红杯更深化了这一幕。
每天跑步都很棒,很新鲜
成立于2014年11月的《游仙日报》已进入第五个创业年。
此前《每日游仙》已经连续融资7轮,最近一轮是去年9月,金额5亿美元。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游仙日报目前主营业务不盈利。
众所周知,前仓业务烧钱,沉没成本高。同时,再加上生鲜领域的高损耗和2小时的物流成本,前仓不容易盈利。
从2017年底开始,每日游仙开始推出方便购买、每日拼读、小红店等新业务。几乎每一家关于零售的新店,都能看到日游线、无人货架、社区拼、新咖啡零售的影子。
新业务不断加速孵化,从侧面来看,日报游仙已经开始担心盈利了。尤其是面对目前的风险投资环境,盈利能力变得非常迫切。也许,对于跑步日常的优秀新鲜,只有跑步才有突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