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已经过去,天猫双11的最终纪录已经公布:截至12日00: 00,2018年天猫双11总成交金额超过2135亿元,同比增长26.9%。从2009年的5000万元到昨天的2135亿元,这十年来,双11从天猫家族的购物节发展成为类似春晚的具有IP属性的“节”,被业界作为观察经济走势的窗口。
2018年,“新零售”概念提出的第三年,双11刺激了线下消费力。
一个月前,阿里巴巴正式成立了一家本地的生活服务公司,由饿了么和口碑合并而成,分别专注于“到家”和“到店”的业务。今年也是阿里本土生活服务公司第一次参与天猫双11。
据公开数据显示,在饿了么和口碑平台上有100万线下商家参与双11。同时,饥饿蜂鸟的300万骑手也成为了双11即时配送的基本支撑。在口碑APP上,全国范围内有1200万次用户点、吃、喝、玩套餐的交易。11月11日整整一天,针对饥民的订单飙升,共售出21万份烤肉串、10万份咖啡、9.3万份麻辣烫、6.5万份啤酒咖啡、1.1万份红牛。
双11刺激餐饮线下的消费想象
双11当天,在清空天猫购物车后,北京白领奥利维亚也在口碑APP上追加了两份订单:一份是海底捞74元火锅套餐,一份是科斯塔玫瑰红茶拿铁11元。恰逢双11,这个价格比平时优惠多了。“因为平时喜欢吃火锅喝饮料,看到双11打折就买了。以前双11主要买衣服,今年开始注重吃喝(线下消费)。”
和奥利维亚一样,网上下单、线下消费的消费者也很多。根据口碑应用的数据,仅在一天之内,肯德基就在口碑上卖出了34万个黑巧克力冰淇淋甜筒,西贝卖出了88万串羊肉,好商店卖出了2.5万个小火锅,霍利兰卖出了50万个半熟奶酪.
在曼吉甜品看来,参与双11活动给品牌带来了全方位的引流,为曼吉甜品未来的整体平台开放和会员整合奠定了基础。据了解,双11当天,口碑APP和口碑天猫旗舰店共售出近20万碗甜品,其中新客户约占80%。可以看到双11的引流和客户获取功能。
“阿里开放了所有平台,让消费者可以选择使用自己最习惯的消费平台。作为一个企业,我们要做的是提供让消费者有消费冲动的内容。”曼吉甜点表示。
双十一巨大的流量也吸引了一直对折扣极度敏感的品牌。星巴克和海底捞就是典型的例子。
长期以来,星巴克面对新的变化一直谨慎克制,很少参与打折活动,但这次双11也吸引了星巴克加入——。它在口碑APP上发起了整整60减12的活动,11日卖出了10万杯咖啡。
打折品牌很少,比如海底捞。这次在双11,海底捞在口碑APP上推出了3个套餐,22个优惠项目。成千上万种受欢迎的产品在北京的各种商店出售。饿了么数据显示,海底捞10月27日在饿了么上推出优惠活动后,当天销售额同比增长90%以上。
新的消费习惯也正在形成
“中国餐饮业的规模每年约4万亿元,其中3.5亿在门店。这个市场最大的问题是线下餐饮没有数字化。口碑做新餐饮的第一步就是和商家一起把这个市场数字化。所谓数字化,就是了解用户吃什么,什么时候吃,为什么去,根据数据提供服务。”早些时候,口碑CEO樊迟在接受石页采访时提到了线下餐饮的数字化。
智言咨询的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餐饮外卖仅占餐饮业整体市场规模的15%。消费者的就餐场景大多还是来店里的,2018年前10个月,全国外出就餐的用户数量比2017年同期增长了17%。逛店质量一方面关系到餐饮品牌的收益,另一方面也关系到消费升级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
消费额的增加只是消费升级的表面,背后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追求更好的体验。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消费者需要的是更少的排队时间和更准确的优惠推荐。根据用餐场景的不同,他们在效率和服务质量上也有不同的选择。
在这种消费需求下,手机订购大行其道。手机点餐节省了顾客的等待时间,降低了餐厅的人工成本,一举两得。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手机扫描订购的流行趋势:
艾瑞报告显示,51.7%的中国消费者最想选择手机在线排队,在所有选项中排名第一。
在当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APP上,今年一季度支持手机订购的店铺数量比去年二季度增加了44%。目前,国内有近30万家餐厅和店铺接入口碑APP,包括面包新宇、CoCo奶茶、肯德基等大型连锁品牌,以及单店中小型餐厅。
以前餐饮行业的触网方式通常是外卖,但是线下消费到店的场景也是通过手机预购订单激活的。对于商家来说,手机点餐更具创新性的变化是帮助餐厅实现分时操作:根据点餐数据,商家可以更准确的知道店里最受欢迎的菜品是什么,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库存;根据时间段繁忙程度安排店内人员,以不同优惠幅度控制高峰客流,挖掘空余时间容量。
双11,杭州西溪银泰店,著名餐饮品牌老奶奶的,在口碑APP的店铺页面推出了提前订餐功能,当天就开通了双11的座位预订。奶奶家对不同的用餐时间有不同的优惠:11: 00打三折,13: 30以后打五折。
餐饮企业休闲时间明显,客户锐减,服务和产能过剩。手机订购结合优惠运营方式,可以将店铺营业时间作为SKU运营,人为调整客流,从而提高店铺整体收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双11除了增加销量,还赋予餐饮品牌互联网餐饮的玩法和武器。
标签
“双11不仅仅是一个互联网消费节,现在双11已经成为每年春节、中秋节这样的节日。今年,双11百国园开展了线上线下全渠道推广嘉年华。我们希望通过更多这样的节点与用户互动,让年轻的消费者感受到百国园的变化。”百国园运营经理徐楚然说。
今年是百国元参加双11的第三年,也是百国元第一次线上线下参加双11活动。口碑APP里,百果源双11当天卖出了10万个猕猴桃,20万个香蕉。徐楚然表示,这次在双11的机会,也是对百国园线上线下融合的一次训练。“让消费者全方位享受同样的服务,这就是双11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2018年也是阿里本土生活服务公司参与双11的第一年,但阿里长期关注线下市场。2014年,Double 12,通过支付宝优惠,培养了用户移动支付的习惯;2017年,双12,口碑APP遍地开花;今年双十一,手机订购也迅速爆发。
相比正常的外卖服务,店内消费还有更大的拓展空间。无论是手机点餐还是智能餐厅点餐,都是餐饮市场数字化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