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数字餐饮论坛”O2O峰会日前在北京召开。北京魏徵全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李岩在会上指出,通过大量外卖和团购网站的引入,虽然传统餐饮企业的效率大幅提升,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却遇到了二O分离等诸多问题。O2O在餐饮业很难推行。
李岩表示,餐饮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整体实力有待提高,大多数第三方信息平台提供商只是“餐饮信息”服务平台,而不是“餐饮信息”服务平台。目前,在餐厅前台的运营管理中,POS收银普及率很高,已经成为餐饮信息化的“入门级应用”。但在“进销存”、“会员管理”、“点餐配送系统”、“电子菜单(点餐装置)”等方面,信息化程度还比较落后,利用率也不是很高。
即使在一些连锁餐饮企业,十几年前使用的代发软件也只能服务于门店客户的点餐结算服务,不足以支持日益复杂的互联网业务。此外,传统的餐饮软件系统依赖渠道销售,导致成本较高。
除了大型商户,大量中小商户还没有使用前端收银机、后台管理服务器、打印服务器、云打印机等一系列硬件和网络细节。对于中小商家来说,这些设备学习成本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完成。
目前餐饮O2O领域的线上线下融合正在加速。一方面,互联网公司正在努力拓展线下业务,以创造更完整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传统餐饮业的实体经济也试图通过互联网来拓展业务。来自互联网的餐饮业务比例一直在增加,在可预见的未来,在线业务的比例将会增加。
互联网业务形式变化迅速,这就要求餐饮企业具有快速的进化能力,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因此,餐饮企业还需要具备软件扩展能力,实现与第三方硬件平台的对接,拓展餐厅的服务能力,如WIFI设备对接、金融系统对接、排队号对接等。
李岩还指出,互联网时代的POS将不仅是获取银行卡的工具,还将连接企业和消费者,将商家的库存和供应链连接到互联网。POS作为这两个重要连接的关键节点,不会消亡,只会进化重生。互联网POS搭建的网络将不再是传统的以中心为中心进行不同级别授权的支付清算网络。它是一个商业数据网络,可以在对等网络结构中自由建立。
在第九届中国餐饮业大会上,中国烹饪协会发布了《2014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和餐饮五百强门店分析报告》,结合最新的市场政策和行业趋势,为中国餐饮业的发展把脉,引领餐饮业发展新常态。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百强餐饮企业和500强餐饮门店出现复苏迹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有五个发展特点:晚餐逐渐转为正增长,区域集中在三个直辖市,产业集中度持续下降,企业扩张步伐逐渐恢复,多元化多品牌开拓市场,但也存在增长乏力、盈利能力低下等问题。
数字分析:1919亿元
2014年,餐饮业整体发展稳步反弹。
百强餐饮企业营收1919亿元,同比增长9%。
比2013年快3.3个百分点。
与前一年相比,500强餐厅的总收入也增长了8%。
晚餐逐渐变成了正成长
2014年百强餐饮企业中,火锅企业稳步发展,快餐仍是主要业态,但发展放缓,正餐转为正增长,团餐发展依然引人注目。不
该地区集中在三个直辖市
21个省和自治区
2014年,百强餐饮企业覆盖21个省市自治区。总部设在上海的百强企业数量增加到10家,百强企业营收占比也上升到32.7%,排名稳固。总部设在重庆、北京、浙江的百强企业超过10家,重庆百强企业的营收较上年大幅增长,甚至超过北京位居第二。
行业基准增长仍然疲弱
2014年,百强餐饮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仍略低于全国9.7%的平均增长率,增长依然乏力。
企业扩张的步伐逐渐恢复
2014年百强餐饮企业中,1000家以上连锁店的大型企业3家,100家以下的企业31家,比2013年减少6家。百强餐饮企业的连锁规模已经扩大,连锁经营仍然是餐饮企业的扩张手段。
大多数格式通过连接来扩展
2014年百强餐饮企业中,42%直接经营或承包经营,58%多种经营,与2013年相比基本保持不变。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和地位日益突出。餐饮业无一例外都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直立起来,顺势而为,利用信息通信技术进行跨境融合。面对互联网和市场的新发展形势,餐饮企业如何应用新技术、新手段,寻找新的发展方向,是百强峰会的焦点。
大数据将成为餐饮业务的主要内容
业内人士认为,到2020年,互联网将走向普及,“80后”、“90后”将成为社会消费的主力军。主流餐饮服务行业会跟随这个趋势,体现出很多特点。餐饮服务业的主体人群决定了未来消费功能的演变。以后餐厅主要分为四类:家庭厨房、社会食堂、社交场所、体验美食。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小南国餐饮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慧敏表示,我们现在是一个餐饮互联网更好的时代,我们必须紧跟时代脉搏,在未知的商业空间中洞察需求、商业需求、创造需求。
王慧敏认为,传统服务业是在市场扩张的增量中形成的基于体验的发展模式,而未来成功的餐饮业务将由市场细分数据驱动。通过对餐厅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确定菜品的研究和服务模式,并通过这种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降低不断上升的成本,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餐饮行业真的不仅仅管理餐饮,还管理消费者的大数据。
众筹是“互联网”的核心表现
互联网众筹是互联网餐饮的新模式,是新思维的集中体现。实现餐饮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再次腾飞,是新思维的核心表现。餐饮行业实现互联网的根本途径是通过众筹让消费者成为共同奋斗的股东和营销者、粉丝和合作伙伴,这是真正的“互联网”和未来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体验。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认为,互联网的核心是众筹。什么是「互联网」?阿里巴巴研究院提出的定义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让传统行业互联网化,形成大数据。“互联网”不是一个加号,而是互联网化。如何实现传统产业的网络化,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体现。杨东说,众筹的本质是让世界免于浪费资源。在餐饮业开分店相当于重新开新店,需要客户,需要营销,需要各种资源,需要更便宜的原材料。这些靠天使投资和基金投资都不够,需要很多资源,众筹可以做到这一点。
“互联网”加速发展
蚂蚁金服本币生活事业部副总经理朱冬霞表示,许多不断演进的技术,已经慢慢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200年前的蒸汽机技术,100年前的动力技术,以及今天的持续发展。互联网技术,所以我们定义的“互联网”其实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结合体。通过互联网的一些特点,一些信息相对透明,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促进了各种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餐饮业不可或缺的线下体验环节,使其成为O2O青睐的行业之一。朱冬夏说,虽然“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真实的趋势,但实际上,大量的线下服务,包括餐饮、美容院和旅游,并不能独立完成和在线完成,人们仍然需要在商店中实际享受这些服务。
观点的对立
“餐饮业肯定会成为O2O的核心产业之一。信息、金融、人才、资本将蜂拥而至,餐饮服务业进入大导航新时代。”
“众筹不仅仅是资金,更是营销、团队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等资源。众筹和非法集资是天使和魔鬼。如果做不好,就变成非法集资了。如果他们做得好,就会成为‘互联网’。”
互联网的本质是数据和在线。当商品、人、交易迁移到互联网上,就会上线,形成大量的活数据。只有当数据真正流动时,它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5月18日,“美食江湖英雄大会”在江苏扬州上演。”“华山论剑”是中国八大菜系中的著名人物,帮助中国烹饪第二次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3月24日,“2015中国非遗食品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动在法国巴黎举行,非遗食品申请再次正式提交。按照程序,今年申请成功与否就知道了。
中餐:申请遗产,然后“收费”
“中国非常重视中餐的申请.”中国淮扬菜大师周小燕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公布了四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批次于2006年发布,共518项,包括52项饮食和烹饪(包括烹饪技巧)。
然而,中国食品的申请并不顺利。2011年,中餐遗产申请中提交的项目是“传统烹饪技艺”,但第一场战斗很快就崩溃了——它没有通过中国文化部的审查,甚至没有进入初步名单。
对此,早在2008年,被列为申办主体的中国烹饪协会就解释说,本次申请提交的不是具体的食物,而是中国烹饪技巧。
“中国传统烹饪技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内容太多,难以表达,不太方便国际交流。按专业技术分为35大类130系列。一次轰炸只有七八种轰炸方法,别说外国人,就是中国人也未必懂!”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冯恩元说。
2015年3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华美食协会等携中华美食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正式提交中华美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请。这次去巴黎的代表团有36人,其中21人是各大菜系的厨师。
这次带来的“名作”有广式烤鸭、剁椒蒸鱼扇、杏味虾排、蒜蓉鸡翅、五香冻羊糕、扬州炒饭、司文豆腐汤、梅菜炖牛肉,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据申请人介绍,按照申请程序,2015年3月15日前,中国烹饪协会向中国文化部提交了申请项目;项目通过后,文化部于6月提交联合国;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60名法官现场投票决定是否通过。
食品应用:不仅仅是食品
作为中餐申请的主体,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边江坦言,中餐申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之前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2010年,法国菜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此后地中海菜、传统土耳其菜、传统墨西哥菜也相继加入。2013年,《韩国过冬泡菜》《日本料理与美食》也成功申请世界遗产。
《北京商报》报道,在现有的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成功案例中,每一个被选中的食品项目都不仅仅是简单的食品,更是一种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的体现。
Frontier讲述:“在我们固有的观念中,一直认为中餐应该被认为是食物本身的实体,而世界遗产的申请并不是以食物为主体,而是体现了非物质文化的内涵。这也是我们从法国食品、韩国泡菜、日本食品应用的成功中得到的启示。比如韩国过冬泡菜,这是一种物质泡菜,引申为一种无形的泡菜文化,值得思考。”
从这个标准来看,餐饮似乎不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但餐饮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统,以及与餐饮并存的礼仪、节庆活动和传统手工艺,都是不可否认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边疆说,饮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考察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特征的社会化石。“中国号称有八大菜系,但如何让世界知道,我们不是在用世界能理解的方式唱出自己,讲述中国美食,这一点很重要。”
走向世界:800道经典菜肴将以英文命名
中国、法国和土耳其被称为世界三大烹饪风味体系。法国菜和土耳其传统美食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尤其是日本料理和韩国泡菜的成功应用后,“博大精深”的中国美食的应用更是迫在眉睫。
据《扬州晚报》介绍,为了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美食,中国烹饪协会和八大菜系著名大师将在全国范围内举办扬州炒饭大赛、四川火锅大赛等一系列中国烹饪技能大赛。与此同时,聘请国内外专家将代表中国美食的800道经典名菜(包括主食)翻译成统一标准的英语,为中国美食走向世界打开了“语言屏障”,并继续为中国美食申请世界遗产而欢呼。
怡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扬州狮子头、大煮干丝、文斯豆腐等。都会有自己的英文名。”但是八大菜系的哪些菜会用英文命名还没有确定。”欢迎淮扬菜大师和扬州市民向我们推荐.”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O2O餐饮蓬勃发展。艾瑞咨询更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外卖O2O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餐饮外卖市场突破1600亿元,外卖O2O营业额95.1亿元,同比增长125%。预计到2017年,O2O的外卖量将超过400亿元。此前,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也提到,去年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持续上升,已突破150亿元,订单规模达到3.7亿元。
外卖订购市场繁荣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5.6亿,同比增长11.4%。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为O2O格式奠定了坚实的用户基础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互联网背景下,“懒经济”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购房者”利用互联网平台品尝美味外卖。其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90后的规模越来越大,用户养成了网上订餐的习惯,越来越多的人尝试着通过微信、手机APP等方式在网上订餐,相应的订餐网站也蜂拥而至。线上外卖到线下外卖打破了线上线下的信息不对称,让消费者有了更大的主动性,也显著提高了点餐的便利性。
外卖O2O巨大的发展潜力也使得外卖O2O的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从去年开始,阿里巴巴首先推出移动餐饮服务平台“淘点店”,“美团外卖”吹响了进攻的号角。之后《百度外卖》隆重登场,大众点评入股《饿了么》。互联网巨头在外卖O2O领域的围攻愈演愈烈。根据易观智库的最新报告,外卖O2O市场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建立。饿了么、美团外卖、淘点店、百度外卖占市场交易总规模的80%,市场份额分别为30.58%、27.61%、11.20%、8.55%。
在线外卖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行业发展中的两大弊病:食品配送安全和物流配送。根据Speedway Research Institute的《2015年2月餐饮O2O市场调查报告》,在O2O外卖投诉中,送餐慢占63%,其次是食品不安全,占27%。面对点菜平台上的食品质量参差不齐,点菜平台应履行审计义务,对餐馆进行源头监督,控制食品质量。同时也需要不断优化配送服务流程,才能真正提高餐厅的服务效率,提升用户的点餐体验。餐饮企业只有把握好吃好、成本、安全、效率四大O2O成功要素,才能开源节流,多赚钱。
最近武汉餐饮市场出现了一批以航空食品为主的“微餐饮”店。因为食材新鲜,有地方特色,同样的食物品种也比较多,所以这种美食餐厅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昨天上午,市民丁女士在微信上以168元的价格从广州空运订购了一个8寸榴莲蛋糕。“这家店在广州很有名,但是在武汉只能用微信预定。”丁女士说,空运蛋糕的价格与当地品牌蛋糕店相似,但榴莲的味道得到了纠正,更多的是蓝莓和芒果等热带水果。
事后记者从多方面了解到,微信圈确实有不少以“航空美食”为主的餐厅。广州的水果蛋糕,海南的椰蓉,四川的牛肉条,浙江的肉馅饺子等。都吸引武汉人去吃有当地特色食材和烹饪技巧的招牌美食。
卖海南椰子果冻的武汉微信商告诉记者,货物按订单当天空运,当天快递。整个过程没有店面,没有人工,材料等成本,价格比当地的空运多一些,所以和当地同类食品相比并不贵。也可以在市内邮寄,但买家必须在下单前全额付款。
餐饮人士提醒,网上消费除了食品安全之外,很难监管,网上提前支付的方式也存在潜在争议,交易时最好留下消费凭证。专家表示,这种餐饮消费是建立在口碑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一旦发生纠纷很难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