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点评CEO王兴指出,中国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年。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用户群已经不能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需要从追求人口红利转向驱动用户价值。餐饮企业应该如何迎接下半年?
11月25日,一年一度的餐饮盛会和第三届中国餐饮互联网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大学生艺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数千名餐饮从业人员出席会议。其中餐饮协会主办的子论坛“互联网”后半段怎么玩?引发了近千名观众的热烈讨论,现场不断高潮。
北京酒席董事长杨秀龙、新乐道集团创始人李继安、拉庄集团董事长卢小旭发表主旨演讲。西芍叶肉夹馍联合创始人袁、木乌烧烤联合创始人王、梅州东坡副总裁、集团副总裁出席圆桌论坛。几个企业的代表讨论了餐饮企业如何发挥互联网的后半壁江山。
使用互联网工具提高效率
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它的出现改变了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却无法改变餐饮的本质。所以商家要正确认识互联网,培养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工具提高效率。
说到底,互联网思维是一个认知问题。梅州东坡副总裁郭晓冬说,要正确认识互联网,互联网是一种极好的展示方式。以前的产品放在店里,现在放在网上,可以得到最大的曝光。互联网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应该积极拥抱互联网。目前梅州东坡外卖占单店营业额的50%,线上流水约3亿元。
小绵羊张君明指出,互联网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人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未来没有互联网吃饭是不可行的。互联网是一个生态和社会,没有互联网就不可能吃饭。但是餐饮企业要想打好“互联网”的后半壁江山,关键还是要转变观念,培养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为餐饮带来了先进的工作方式,可以解放人力,提高效率。以西少爷肉三明治为例,西少爷介绍了互联网公司的管理体系,里面有专业的产品经理来擦亮菜品,制作炸药;建立用户体验中心(UED),做用户调研,改造产品,提升用户体验;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在线培训系统。“希少叶肉三明治”的联合创始人袁说:“传统的训练方法是金字塔形的,结构庞大。信息传递过程中会有偏差,移动在线培训可以大大提高效率。目前,它用于在线培训。西少爷肉三明治15家店,员工300人。”
利用互联网引流满足消费者需求
互联网和餐饮的本质是为C端消费者做流量业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基于场景触发的场景时代已经到来,餐饮企业应该利用互联网做在线引流,满足消费者对场景的需求。
北京某酒席杨秀龙指出了目前餐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自己的经营情况了如指掌,但对消费者的变化却没有足够的研究。餐饮三要素中,环境是生活的核心纪念物,美食是生活,服务是生活。因此,应该为消费者提供定制的服务,以满足他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拉庄集团董事长卢小旭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他的烹饪心路历程。86年,他已经是餐饮老手了。几次失败的创业经历后,他意识到自己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能做出自己的特色。于是,他创办了拉庄火锅,开创了“交叉互动模式”的餐饮,将互动文化意识渗透到餐饮中。
木屋烧烤王认为,场景是互联网餐饮的一个重要特征,未来餐厅细分会非常厉害。未来的餐厅可能不是卖菜赚钱,而是从消费场景等其他消费需求中获利。所以餐饮企业要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寻找边际利润,做一个开放的平台,卖时间,卖空间,卖流量,而不仅仅是靠菜品赚钱。
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进行专业餐饮
近几年餐饮界流行一种说法,现在餐饮不难,越来越专业。因此,做好餐饮专业化越来越重要。
新辣之路李继安在主旨演讲中指出,随着餐饮业进入社会化分工阶段,餐饮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从原来的内部管理效率向外部产业分工转变。因此,餐饮企业应积极拥抱产业分工,更加专注专注,做好垂直细分,建立比较竞争优势。餐饮企业的最终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新乐道现在做的就是做供应链。
做餐饮生意,最怕信心不足,无法把握消费者的喜好、消费能力、就餐频率。而美团点评等第三方平台的大数据可以直观清晰的反映消费情况,第一手消费数据可以作为餐饮大佬的参考。所以要想做好未来的餐饮,大数据分析很重要。美团点评副总裁吴茂林在发布会上发布了数据报告《阅读餐饮:我们的信心从何而来》,并首次披露2017年餐饮大佬的信心指数为129.1,说明餐饮大佬对未来适度乐观。同时,美团点评副总裁吴茂林通过美团点评大数据分析了餐饮业的变化和趋势(数据报告全文将于下周一11月28日由餐饮协会独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