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城管部门再次上门复查海底捞“拒绝运输垃圾”事件,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正式出具“拒绝运输垃圾运单”。但“海底捞拒绝垃圾事件”引起关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个规模数百亿的——垃圾处理大市场。
城市管理部门审查了海底捞被丢弃的垃圾,背后隐藏着100亿个市场
被拒绝垃圾热搜负责人承诺整改
近日,杭州海底捞某店因垃圾分类不当可能面临垃圾运输的消息,引起网友的热烈关注,并登上网络热搜榜。据了解,海底捞垃圾处置不当的事实基本属实,但相关部门并未实施拒运。
回顾此次事件,网上热点显示,截至6月9日12时,因阅读量超过269万条,“海底捞垃圾被拒”在热搜榜单中排名第15位。据网友消息,浙江杭州海底捞绍兴路店因垃圾分类不合理,被城管局出具“垃圾运单”。
据网友留言,当地垃圾清运单位反对生活垃圾混装,发现杭州海底捞绍兴路店垃圾污水外溢污染环境,拒绝运输。值得注意的是,网友表示担心该店将面临垃圾无法清除的困境,给环境带来更多污染。
6月6日,杭州下城区办公室、文慧执法中队、赵辉环境卫生所等单位联合上门,对绍兴路海底捞火锅店垃圾分类、配置、收运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发现,虽然早上产生的垃圾量较小,但店内垃圾收集容器配置不规范,垃圾混装现象依然存在。
执法人员立即纠正了他们的不规范行为,并发出了《接受调查处理通知书》和《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其负责人于6月10日前往文慧执法中队接受询问,并再次警告店主按照《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设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严禁混合运输。
店长承诺尽快整改。
今天城管部门现场复查发现,该店已经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做了标志和提示信息,设施规范齐全,其他垃圾箱堆满厨余垃圾的情况不复存在。”与6月6日的检查相比,垃圾分类设施和做法规范了许多.”执法队说。
垃圾分类隐藏了数百亿的大市场
“海底捞拒绝垃圾事件”引起关注,也暴露了——垃圾处理的大市场。根据E20研究院预测,垃圾分类将是中国另一个数百亿的潜在市场,市场空间将在2019-2020年逐步打开。
值得注意的是,垃圾处理在中国的政策上也有相应的支持。2017年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实施方案》,要求46个试点城市首先试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并在2020年底前建立垃圾分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扩展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率达到35%以上。
今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地级以上城市从2019年起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基本完成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