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餐饮企业及相关周边行业提供的互联网服务日益多样化和完善,中国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接受度日益提高,餐饮消费与互联网应用相结合的紧迫性远超预期。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任何时候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必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根据消费者的心理趋势制定有效的经营策略。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餐饮业更大的特点是餐饮企业的口碑传播扩大。同时,餐厅电话预约订单比例明显下降,餐饮消费现金支付比例进一步下降,餐饮互联网服务向移动终端转移,这些都是互联网背景下餐饮消费的新特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餐饮消费的新特点,餐饮企业首先要顺势而为,变被动为主动。多年的发展表明,现代科技逐渐改变传统餐饮业的服务内容和消费习惯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互联网和互联网
O2O不是商业模式,也不是行业。它只是一个概念的分类,一个营销工具。没有好的产品基础的花里胡哨的营销行为,就是在沙子上搭一座塔。餐饮业向互联网转型是必然趋势,但应该是“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体颠覆传统行业的运营模式,其本质是互联网,而“互联网”则是利用互联网作为优化工具,提高传统餐饮业本身的运营效率。
餐饮O2O的口碑传播效果明显
从获取餐厅信息渠道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互联网已经渗透到餐饮业,其中“美食网站或app”占45.1%,“他人介绍”占40.1%,“社交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其他渠道”占14.8%。
互联网时代,餐饮业更大的特点是餐饮企业的口碑传播扩大。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餐饮O2O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近85%的受访者有分享美食自拍、餐饮消费体验或在网上评论(点评网站、朋友圈、微博)的经历。相反,这些信息也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选择餐厅的行为。将近90%的人会受到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影响。超过70%的受访者会选择美食点评网站普遍好评的餐厅,只有5.0%的受访者表示别人的评论对自己没有影响。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和4G网络的快速发展,餐饮互联网服务也在向移动终端转移。微信作为一种移动终端,下载非常流行,已经成为企业互联网营销的关键渠道。餐饮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一对一和互动功能,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进一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变化,提供高附加值的信息,共同创造和满足个性化需求,自然提高消费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