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之后,餐饮的投资机会在哪里?未来哪些企业可以走出来?
餐饮业真正的护城河是什么?
作为比我们更早经历老龄化的日本,其消费品行业的发展对中国的消费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在类似的情况下,人类采用的应对方式和结果一般都是相似的,因此情景还原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就像2014-2015年白酒低迷,行业内外陷入混乱,人们认为要研究世界白酒消费高峰前后的情况。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考虑到中国经历了连续10年的放水,资产繁荣伴随着高负债,不可持续。另外,中国之前的大环境也有老龄化和人口下降的背景。
日本的消费行业处于比我们更极端的情景模式。如何应对,如何突破,应该给我们很多参考。
只有亲身感受体验者的感受,才能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自己对十几家日本消费品公司的研究,终于形成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报告,在此与大家分享。
日本公司的优秀被挤出来了
刚到东京的时候,当地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红色小瓶子里的养乐多30年前是70日元,30年后依然是这个价格,2016年只稍微涨了一次。御宅门口的金箔冰淇淋,30年来一直保持着价格。
这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虽然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收缩了货币供应量,但在2000年后继续增加货币供应量。但是通货紧缩并没有改善,很多消费品价格保持不变。
更残酷的事实是人口结构的变化。朝日的IR告诉我们,日本现在人口1.26亿,每年还在减少40万。预计2050年可能只剩下8000多万人。对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他们抱有很高的期望,这是中国企业绝对难以看到的。
老龄化的加剧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在清闲消费,而是国家很难维持大量的养老支出,所以不得不推迟退休年龄,减少对个人的养老和医疗补贴,更多的老年人需要自力更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车站和街道上有很多白发工人,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大多是白发老人。
尽管政府努力鼓励生育、奖励生育、免除儿童从童年到高中的学费,但出生率仍然很低,以至于许多需要年轻人但相对低端的工作不得不引进大量来自中国和其他地区的“实习生”。
在这样一个极端的环境下,曾经成长的公司和个人会怎么样?越来越多的企业无法忍受孤独,看不到未来,这是必然的。只有能静下心来,把产品做到极致的人,才能生存和发展。
所以我们尊重我们调查的每一个企业,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有上万亿日元的收入,大部分都是被迫在这种环境下行使极致的产品能力、国际市场开发和多元化的产业布局。
这里所有的优秀都被挤出来了。
日本三大美食
第一天我们调查了雅库特,在东京20多层楼高的办公室里,我们经历了坐在一个位置先横后竖的摇晃,后来发现东京附近发生了5.5级地震。日企的管理层给了我们一种淡然微笑的淡定心态。
也许这是为了让我们直接了解日本人民将如何看待今天和明天,以及当他们生活在这个地震频繁的国家,特别是在福岛地震和海啸等灾难之后,他们将如何看待简单和浮华。
珍惜现在,过好每一天,自然成了他们的潜意识,追求回归自然,简单实用,出现无印良品,优衣库这样的企业理念,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如此,日本才有很多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的“神”,比如餐饮行业的三大食神。网上有很多介绍,导游现在也讲了很多关于他们的故事,让我们很后悔自己提前几个月就急着预约了。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鳗鱼之神金本卡尼耶罗、天妇罗之神萨托梅哲宰,合称“江户前三味”。他们都过了年龄,即将退休。他们是日本江户料理的当之无愧的神。
预约吃饭,不是去体验味道,不是去体验橘子般的灵感,而是去感受双手,可以随意非常精准的称量,使用的材料极其到位,全心全意的达到一个产品的极致工艺。无论日本还是中国的未来,都将是这样的人和企业站在食品行业的顶端。
更不用说像雷克斯节这样的当地国宴清酒,以及创造了SUPER DRY和一些特大啤酒项目的朝日麒麟,甚至还有进口威士忌,日本已经生产出了一个世界闻名的品牌。在客户和朋友的提醒下,我真的觉得日本三得利旗下三个威士忌品牌的高端产品比茅台还稀缺。
在国际蒸馏酒行业获得大奖的三大品牌山崎、百州、诺卡,他们的普通产品很容易买到,但他们的复古产品需要在东京银座提前很久预定,才能排队购买,一次只卖几瓶。
在机场的免税店,我们转了很多圈,很多店。只有一家店有幸拥有两瓶百州18年,售价5万日元。导游说日本国内市场价格已经涨到8万,而中国市场显然贵很多。极致的酿造环境,极致的工艺,极致的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