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要和餐厅同归于尽!”准备在2020年开第三家餐饮企业的李奇(化名)面对爱人的阻挠,毫不犹豫地说。
爱人的反对不是没有道理。
2014年,李奇从电子商务业务中节省了240万元。这是一个85岁的老人“致富”的励志故事,他高中毕业后去做工程机械,然后转行做快递,但他靠的是一种灵敏的嗅觉:他在做快递的时候果断地利用积累的人脉获取信息,然后利用国内外的信息不对称做电商。
然而,烹饪后,李奇发现仅仅依靠嗅觉是没有用的,因为里面有太多的坑,没有经过练习打磨的人根本不能玩,所以240万元很快就丢失了。
好在施工机械省下来的钱,也就是房子还在。
但是李奇后来的经历让他相信了一句话:上帝会为你关上一扇门,在别的地方打开一扇窗。
作者|夏至
探索|电商成功,餐饮失败。
9个月,我损失了240万
2017年,28岁的李奇和他的妻子拿着在上海做电子商务赚的240万英镑,在他们的家乡山西做砂锅鱼和川菜。接下来的九个月,他们都输了。
李奇和他的妻子没有餐饮经验,但他们的妻子经营一家茶馆。至于你为什么要做餐饮,那是因为李奇的朋友在他们的家乡做餐饮,他们可以赚钱和介绍厨师。重要的是,此时的李奇正处于事业的巅峰,觉得无论做什么都可以通过投钱很快回到盈利,于是选择了朋友的餐饮品牌加盟,不用交初装费,一口气开了7家店。
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李奇才发现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餐饮从低水平起步。好像每个人都能做到,但他对老板、运营商、地理位置、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有很高的要求,否则他活不下去。
起初,李奇很慢。当餐厅发生利润危机时,她开始研究餐厅的问题。这项研究发现有许多问题。
餐馆管理首当其冲。因为是第一次做餐饮,李奇没有培养服务员的意识。她觉得不对的时候仔细观察,才发现客人进门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前台就像个摆设,连欢迎都没说,服务员连把客人带到位的意识都没有。但是,由于她的店在商场,良好的用餐体验尤为重要。
除了服务之外,李奇商店的食物味道也有问题,这是在生意冷淡后才发现的。他去商店仔细品尝食物,发现味道比他朋友餐馆的食物差太多,所以李奇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改革厨房,更换所有原来的员工,代之以厨房的全方位服务外包。这导致了更糟糕的结果,因为机构从原材料成本到人工成本什么都在做,没有惩罚机制。其他人必须便宜行事。虽然李奇松了口气,但是菜越来越难吃了。
后来,李奇去了另一家商店改进管理计划。她和厨房采用分账模式,按照交易金额的百分比给厨房10%-20%。果然菜的质量提高了不少,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餐厅的生意越来越差。作为最后的手段,他们不得不相继关闭所有的商店。
根据李奇自己的总结,所有的中餐馆都有一个规矩,就是开业前一两个月,甚至持续到前三个月,生意好,数据好。然而,三个月后,新鲜感消失了,没有回头客。新鲜感过去了,为什么还能活下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你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就不要碰饭局。
所以,他觉得自己值得失去。对行业一无所知的人不亏。谁会赔钱?
他有时候会想,如果现在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会选择去上学。
撕掉大学录取通知书,改套房
中考期间,他以总分606分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绰号“亚洲最大高考工厂”。但是,他曾经因为高中叛逆而放弃学业,但是因为太聪明,最后还是考到了本科线。只是在这个时候,李奇不想再学习了,甚至志愿者都是同学填的。当他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把它撕碎了。
在与李奇斗争了三个月后,这家人看到李奇决心抵制阅读,于是他们妥协,安排李奇跟随一个叔叔去做建筑机械。
李奇非常聪明。他是他叔叔最快的学生。半年后,他已经掌握了机械的所有操作功能,可以独立工作。做工程机械的回报比李奇预期的要高。2009年,他的月薪将超过8000。这时,我在家看着这个男孩。他对各种建设项目的经理都很熟悉,只是有点闲钱。他投资了儿子,投身于这一行。
2013年,李奇放弃了工程机械业务,卖掉了所有机器。付清加油站和修理厂的账单后,他还有67万元。其实他赚的钱应该比这个多。据说有些国企外包商还欠他几十万的账。
李奇那时已婚。她和妻子拿着67万,用剩下的1万在当地买了房子。她带着妻子来到上海,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从快递到电商,27岁“有钱”
当我刚到上海时,李奇和他的妻子都找到了一家工厂工作。半年后,李奇觉得工厂太无聊,就去顺丰做快递。
这项工作经常可以接触到淘宝等平台上的一些小卖家。他发现这些人有一个痛点,就是在家里送货特别不方便,于是就想能不能弄个仓库解决这些人所有的仓储和物流问题,可能会有一些利润。
当时,李奇口袋里有四五万元,然后从妻子那里拿了一些钱,另找了一个合伙人投资五万元,一共拿了十几万元。他在上海华侨城租了一个200多平米的仓库,年租金10万元,通过租金差价、劳务管理费、服务费赚取收入。
仓储业务开始后不久,李奇遇到了赵明(化名),这是他创业生涯中第一个高尚的人。赵明是某电商平台的采购副总裁,因为李奇在一次送货过程中遇到电梯停电,但爬上17楼把快递送到赵明手中,赢得了赵明的信任。上半年,李奇的仓储业务是靠赵明的单子维持的,虽然利润低,但最终还是奏效了。
可惜的是,赵明的电商平台很快就因为合伙人之争而破裂。虽然赵明把客户介绍到李奇,但由于仓库租金太高,新客户名单不足以支撑李奇的成本,李奇不得不放弃这项业务。他琢磨,与其没有客户,还不如做自己的客户,也就是做自己的电商。他签约某品牌在线独家代理,在淘宝、JD.COM等平台销售进口零食。
因此,李奇的电子商务之路更加曲折。
他对艺术设计和运营一窍不通。幸运的是,他还认识了孙俪(化名),这位他创业生涯中的第二贵人,因为他送快递。孙俪几乎是手把手教他怎么做这些事,甚至还负责美术设计和后台管理的工作。然而,作为一个电子商务的先驱,李奇在过去的一年半里很痛苦。最差的时候一周也就20多单,客户单价十几块钱。损失严重,合伙人也退出了。
2016年底,机会来了。
一个朋友告诉李奇,他有两箱某品牌的零食,原价是88元一箱。因为保质期只剩下四个月了,他想以每盒一元的代价把它们处理掉。李奇毫不犹豫地拿走了所有的货物。当她得到它时,李奇开始做微博团购。她还从朋友那里认识了深圳常州上海的几个大v,还有几个微商的平台
通过这波浪潮,李奇赚到了钱。当时他也记不清具体赚了多少钱,但肯定是一周赚20万现金。当然,赚的钱也很辛苦。他自己送货,自己做艺术家。在他最累的时候,他在仓库里呆了整整一个星期,再也没有回家,甚至为此和妻子吵架。
妻子问他为什么不回家。他说他很忙,妻子问:“你这么忙怎么不见钱?”李奇只能解释:“因为淘宝有时间到账,所以你今天卖完之后,客户会确认收货,钱就会到你的账户上。目前很多人基本没有确认收货的习惯。正常情况下是物流收据,15天内自动到货。”
结账后,李奇给了妻子20万,开始沿着这条路做生意,汇集她在电商、采购、销售等方面积累的资源,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甚至采购链延伸到东南亚。
比如泰国有个小零食,当地生产过剩,国内却很少。所以李奇试图把这种小吃带到中国出售。当时带零食的成本大概是90美分一包。包括通关、仓储、运输等。成本价80元左右,而进商场的价格是9.9元。中间的购物中心要扣除大约35%的利润,所以当时李奇每包零食大概能赚三到四元。
正是这种小吃让李奇赚了一大笔钱。这个时候他觉得筋疲力尽,什么都不想做,而他老婆这个时候赶上了茶叶店,每天都筋疲力尽。所以有了240万现金后,两人就想着什么都不不干,回老家休息。与此同时,他们的女儿也面临着上学的问题,所以他们决定彻底清除一切,回到自己的家乡。
李奇回到家乡的决心仍然像当初撕掉录取通知书一样坚定。当时他的产品还是有很多库存的。至于价值,他懒得算了。当时他找了个养猪场,让养猪场的小哥哥帮忙把货拉走喂猪。
回到老家,夫妻想休息半年,但没有闲着,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在餐饮平台工作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餐馆关门后,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的李奇于2018年独自返回上海。
李奇特别想找到问题的根源,因为她在开餐馆时失败了。在她重新找工作的时候,她选择在餐饮平台工作,进入了当地一家大型生活公司。因为当地生活已经进入精耕细作的时代,美团在市场上广泛推广自制收银机。当她饿的时候,她的口碑被正式纳入阿里系统,这给了李奇展示的空间。
李奇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没能开一家餐馆,但他却善于推销。他在公司待了9个月左右,实际赚了30多万,感觉比开餐厅赚的还多。
也许是因为李奇拥有一家餐厅,他更了解老板的需求,或者老板关心什么,所以李奇可以比普通朋友更顺畅地与这些老板聊天和交流。
而且他养成了一些不需要自我指导的习惯:在进店或者开会之前,他会开始收集店铺信息,比如猜测大概的营业额,看地理位置,店铺是什么样的,因为他上去了,就直接把公司的东西卖了。其实七八成对付不了老板,因为老板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这种销售。
这就是李奇的优势:许多开了餐馆的人一进餐馆就能猜出老板的大致业务情况。这个时候找到切入点并不难。所以他的促销是以帮助老板解决问题为基础的,很容易得到老板的认可。
他总结出一套方法:三分钟建立基本信任。也就是前三分钟是根本,如果这个时候建立了信任,工作可能就成功了。刚开始的时候,他其实很紧张,但是他会带着录音笔。谈话结束后,他会及时恢复,听听他的谈话是否错过了老板的需求或兴趣。后期只要知道老板的需求,就能快速下单。
在与老板交谈时,李奇也会注意学习老板们的经验,所以在补贴浪潮过去后不久,她再次选择了励志创业,主要和一个朋友一起做炸鸡和汉堡生意,但她只工作了两个月,无法继续下去。
事后他总结原因,觉得当时做的初衷并不好。他只是为了闲散和恐慌,才尝试这一类。他没想清楚,以为外卖有奖金。最后他发现外卖扣分太高,品类毛利低,注定失败。
但是,他的志向是餐饮。他觉得这个产品的味道没问题,打算继续和朋友一起推出这个品牌,瞄准校园,重新创业。至于它能否成功,李奇认为,如果人灵活,即使跌倒也能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