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变革和商业模式的演变不断冲击着餐厅老板和企业家的认知,这也是新商业时代最大的变数!
库拉寿司采用高科技传送带,不仅简化了点菜流程,提高了整个流程的效率,还涉及厨房烹饪、客户点菜、盘子回收、盘子清洗、数据监控和分析等多个步骤,几乎实现了全机械化和自动化。
作者研究了日本著名的KURA寿司。日本有429家餐馆,有23年的历史。2017年,总收入超过1500亿日元,成为日本第二大寿司连锁店。
在日本流行,有三个特点:100日元一盘,无附加安全,自助循环。其中门店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简直就是黑科技一鸣惊人,上升到全国水平就是工业4.0。
成立于1995年的KURA寿司在同行中算是“初级”,但现在已经是最大的寿司连锁店之一。
KURA寿司是怎么做的?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家“异次元”寿司店。
01
安全食品:坚持不添加寿司
对于任何连锁餐饮品牌来说,食品安全永远是生死线。为了做到这一点,企业主可以说,他们付出了大脑来严格防范死亡。
在日本最大品类的激烈竞争中,KURA寿司始终坚持“提供安全食品”、“寿司不加米”的理念。
KURA寿司理念:坚持不添加
KURA寿司对无添加剂的痴迷始于调味醋的发展。CEO田中邦彦还记得小时候吃过的寿司,按照奶奶留下的配方重现了美味的调味醋。
没有添加的美味寿司醋诞生了,但公司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大批量生产”的任务上花费了大量精力。
“食品添加剂有几百种,我们没法一一查出来。但至少,我们坚持化学调味料、人工甜味料、人工防腐剂、合成着色剂四大添加剂。”
这个想法花了十几年,直到1995年才实现。现在的KURA寿司在点酱油、奶黄酱、金枪鱼罐头的时候也是不要求添加剂的,不使用人工鱼子酱等食材。
深入日本餐饮企业骨髓的持续研发投入,也是其发展的命脉。因为,差异化和效率的背后其实是发达的。
02
每套100元的终极性价比
KURA寿司宗旨:坚持每盘100日元的终极性价比
KURA寿司坚持使用不含添加剂的传统食材,但为了保持低价:所有品种每盘100日元相当于6元人民币,我们必须想办法削减成本。
KURA寿司在设备和管理方面,在节省劳动力、降低人工成本、高科技和选址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从很早的时候起,库拉寿司就一直在研究取代寿司工人的机器。一小时最多能捏600个饭团,寿司饭团机一小时最多能捏3600个。
一开始,寿司行业的商家和消费者都对寿司机器人采取了逆反的态度:“不被员工捏,算什么寿司?”KURA寿司引入机器人的时候,内部大部分员工也坚持反对。
而寿司饭团机带来的效率、便利和人力成本的降低,使得这款曾经被忽视的机器在整个寿司行业,甚至不仅仅是寿司行业,都广受欢迎。
没有添加,每一道100元的菜都成了KURA寿司店的口号。每套100元不仅方便结算,还强制产品部门开发性价比高的食材。
KURA总部商品类每天研究产品,包括结构、销量、毛利、评价等。只特色鱼寿司,40个SKU,200多个丰富的产品库为核心,菜单每天轻度调整,每月更新。
大多数旋转寿司店只提供有限的产品。KURA的前端竞争力是供客户选择的产品,核心竞争力是每套100元的终极性价比。
KURA总部部长与成员分享
选址方面,多为郊区而非商业中心;而自建店铺,500平米,据前来分享的部长介绍,单个店铺就投资了1.3亿日元。这些重构成本结构的措施都是为了构建核心竞争力。
03
创新技术创新模式
先进生产力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而技术创新往往带来模式创新。KURA寿司可以说是在餐饮业做到了行业4.0,达到了物联网的水平。
1.将进料带从直线转向E型
工业化最伟大的发明是传送带,寿司从传送带中找到灵感,创新旋转带。库拉寿司的第一个转折点是“直传送带”的引入,使其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寿司的传统传送带是椭圆形的,围绕着寿司工人的工作台旋转。所以,即使一家人起床吃饭,也只能沿着传送带并排坐成一排。
CEO田中邦彦灵机一动:“客人来团里,面对面吃不是更舒服吗?”。结果他把传送带改成直线,设了一个4-6人的箱座;
为了增加全店的客运量,全店的传送带布局创新设计成E型。这样就把所有的餐桌都盖住了,方便客人自己拿饭。
第一条E型回转带
这种模式现在在大部分旋转寿司店广泛使用,KURA寿司店是鼻祖。
2.餐具回收系统
KURA寿司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没有服务员。e型旋转带解决自动送料问题。餐具回收问题怎么解决?当然是传送带啦!
回收口
把寿司从旋转带里拿出来吃了之后,每张桌子旁边的旋转带下面都有一个回收口!空盘子被塞进回收口,盘子丢失时屏幕上会出现盘子总数,方便清点。一次只能塞一盘。
回收系统的后端连接有自动清洗机,回收后自动拾取板材进行清洗和干燥。这两套传送带系统提高后台效率,打造无人低成本核心竞争力。
为了实现没有服务员,茶水调味桌也是顾客自助。回收口旁边有个开水龙头,他们自己拿茶包加水。
3.确保新鲜度的时限管理系统
吃寿司的时候,最烦的就是看到干鱼片。所以这些寿司一定要有一个制度来设定时限,到了一定时间就会自动丢弃。
但是KURA寿司一天生产1万盘寿司,如何管理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为此,KURA寿司尝试了各种方法,比如:每小时更换一次寿司;到了某个时候,把寿司盘换成另一个颜色盘,以此类推。但事实证明,人工管理是不可行的。
所以他们开始使用条形码,并把它们放在盘子的底部供电脑阅读。但是一旦条码潮湿或损坏,很容易读错。经过无数次尝试,他们终于采用了二维码。
1997年,KURA寿司正式推出二维码时限管理系统。他们把二维码放在所有盘子的底部,并通过厨房传感器读取它们。
由于传送带的长度和一圈消耗的时间是固定值,寿司的时限可以由圈数决定。
比如在传送带上转一圈10分钟,转2圈20分钟;假设我把时间限制定在30分钟,也就是说寿司在传送带上转三圈就自动报废了。
透明的保护罩可以保证食物的卫生和新鲜
4.触摸屏订购系统
库拉寿司,为了寻求创新和改变,只能卖寿司,没有寿司店的刻板印象,还提供鳝鱼饭、腊面等主食。还会把触角伸向高中女生,加强在甜品和水果食品原料方面的管理。
问题来了。这些食物只能当场烹饪,不能放在传送带上。怎样才能点菜和上菜?
起初,KURA寿司在每张桌子上都设置了内部电话;但是客流增加后,人工处理很容易漏单。订购后
于是引入了液晶屏,实现了“触摸屏点餐”系统。客人在桌子旁边的屏幕上点自己想要的寿司,选择加不加芥末,然后选择“点菜”,厨房就会收到客人的点菜。
在厨房检查完客人点的菜后,客人的屏幕上会出现“你点的两盘金枪鱼寿司很快就会送到”这样的字样。
平点单屏
产品由厨房制作后,由一条名为新干线的传送带直接送到你的餐桌上。屏幕自动汇总循环和单点的账单,最后在前台以现金或银行卡结算,没有国内流行的移动支付!
04
体验:从细节中追求人性化
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库拉寿司在各种细节上都很体贴客人。KURA寿司不仅在食品安全、美味、价格上下了功夫,在“如何让顾客开心”上也下了功夫。
蛋品机位于传送带上方,每个工作台都配有
每次抛回五个盘子,订单屏幕上会出现一张彩票,如果中奖了,彩蛋会自动掉。鸡蛋通常有发芽寿司的钥匙链,或者浴巾、背包等小礼券。
这样客人吃得痛快,无形中刺激消费补彩,从而提高客人的单价。据说这款警示机很受家庭和孩子的欢迎!
总结:
罗华山常说:新餐饮的核心是前端极度差异化,后端极度高效。
KURA寿司以前端不加蛋不服务差异化,后端效率通过设备技术和黑技术的物联网创新实现,达到每菜100元的终极性价比。
这种系统性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应该向日本餐饮业学习的底层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