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全聚德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下降9.57%;净利润1064.15万元,同比下降71.38%。与此同时,该公司预计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0%至80%。
随着业绩持续恶化,4月25日,全聚德收盘下跌3.76%,当日市值蒸发1.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全聚德股价迎来了“四连负”。
全聚德发展的瓶颈是众多“老字号”企业状况的集中体现。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国老字号企业中,仅有10%欣欣向荣,且大多存在发展障碍。产品创新力不足、组织结构陈旧、人力资本缺乏成为阻碍老字号进一步发展的三大障碍。
预计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至少减半
4月24日晚,全聚德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下降9.57%,而酒店餐饮行业披露一季度个股平均营业收入增速为4.88%;净利润1064.15万元,同比下降71.38%,而酒店餐饮行业披露第一季度个股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9.12%。
同时,公司还发布了2019年半年度业绩预测,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555.85万元至3889.62万元,同比下降50%至80%。2018年上半年,全聚德净利润7779.24万元。
关于2019年上半年业绩变化的原因,全聚德表示:公司预计第二季度经营收入仍将存在下行压力,导致利润水平下降。公司将采取多项措施积极调整经营。
全聚德的表现从2018年开始发生了变化。2018年上半年,全聚德的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同比增长。下半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2018年全年,由于下半年经营不善,2018年营业收入17.77亿元,同比下降4.48%;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为7304.22万元,同比大幅下降46.29%。
餐饮业竞争加剧,全聚德业绩变脸
普通观众听到全聚德,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全聚德烤鸭。其实,除了全聚德,全聚德集团还有三个重要的中式餐饮品牌:仿餐厅、丰泽园酒店、四川大酒店。
全聚德集团目前有三大产品系列,一是以真空包装烤鸭为代表的烤鸭产品如原味烤鸭、美味烤鸭,鸭脚、鸭胗、鸭脖等即食休闲产品,以及丰泽园餐桌系列肉制品;二是全聚德饼、中秋月饼、仿食品饼、仿食品饺子、丰泽园“八块”、日常主食等面食制品;三、全聚德酱等调味品。
但由于营收和利润的下滑,外界开始对这个“老字号”的未来有些担忧。
全聚德集团2018年年报对业绩变化做了详细说明。2018年,受餐饮业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每年接待客人770.47万人,同比下降4.77%。公司主营业务中,餐饮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40%至12.77亿元,毛利率同比下降0.91%至68.80%;商品销售业务营业收入下降2.09%,至4.51亿元,毛利率下降4.18%,至31.74%。
第二大股东IDG资本退出,基金兴趣逐渐消退
随着业绩下滑,整体股价大幅下跌,全聚德第二大股东——IDG资本管理(香港)-IDG中国股票基金也开始抛售股票。
2014年7月,IDG资本投资
根据全聚德公告,2018年12月17日至2019年1月11日,IDG资本减持全聚德股份194.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310%。在这种坚持下,IDG资本在全聚德的持股比例降至5%。
截至4月25日收盘,全聚德股价收于12.55元/股。这意味着IDG四年半前的投资并不成功。除了外资告别全聚德,国内公募基金对全聚德的兴趣也在下降。
根据田甜基金网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聚德仍有7只公募基金产品和2只QFII产品持仓较重。根据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末的最新数据,全聚德只剩下两个合格投资者产品,其中一个是全聚德第二大股东IDG资本管理(香港)-IDG中国股票基金。
“老字号”企业发展的三大障碍
全聚德烤鸭、云南白药、贵州茅台、同仁堂、张小泉剪刀等知名“老字号”早已成为品质的象征,不少已成为a股上市公司。这两年,除了全聚德,东阿阿胶、同仁堂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些波折。
与全聚德类似,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东阿阿胶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有所下降。2018年东阿阿胶营业收入73.38亿元,同比下降0.46%;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20.85亿元,同比增长1.98%。但扣除后归母净利润比2017年低2.32%。这是东阿阿胶四年来第一次出现弱增长。
2018年,同仁堂因为“蜂蜜问题”事件吃了不少苦头。去年12月15日晚,江苏电视台披露,同仁堂的子公司同仁堂蜂业委托的加工厂盐城金蜂回收了大量过期悬空的蜂蜜,回收的蜂蜜被倒入大桶,送往原料仓库。
执法人员表示,召回产品应标注不合格产品,企业经营存在严重问题。他们在去年9月也有过类似的操作,去年10月,公司还更改了蜂蜜的生产日期,非法延长了产品的“寿命”。
该公司回应称,涉案产品已全部封存,未流入市场,并表示同仁堂蜂业对委托生产过程中监管不力负有责任,公司已对事件展开深入现场调查。“问题蜜”事件也对同仁堂股价产生了显著影响。短短4个交易日,公司市值缩水近12%。
阿里研究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中国老字号企业中,仅有10%欣欣向荣,大多数老字号企业存在发展障碍。产品创新力不足、组织结构陈旧、人力资本缺乏成为阻碍老字号进一步发展的三大障碍。
葡萄酒行业“老字号”的发展尤为突出
还有一些“老字号”凭借品牌优势越来越强大,在葡萄酒行业尤为突出。
据统计,中国酒业有136家中国老字号企业,仅次于餐饮。在国产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保健食品酒五大类中,“中国老字号”白酒企业的市场份额持续增长,2018年白酒和黄酒均占60%以上。
贵州茅台是最好的老字号企业之一,最近频频收到好消息。4月24日晚,贵州茅台发布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实现当期营收216.44亿元,同比增长23.92%;净利润112.21亿元,同比增长31.91%。
值得注意的是,4月24日,贵州茅台股价创下历史新高(990元/股),也是目前a股“最贵”的股票。美银美林表示,贵州茅台第一季度财报略好于初步核算数据,目标价上调至1060元。许多国内经纪商也给出了“买入”、“增持”甚至“卖出”的价格